首页 > 读书 > 理论研究

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开展农村初中校本课程研究

2015-05-21 09:19:56 来源:商洛之窗

   商洛之窗讯  商南县赵川镇初级中学  李军

   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农村中学的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体现农村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需求,促进农村学生个性发展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国家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校本课程应运而生,大大弥补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不足,它淡化了课程的学科性,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宗旨,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和课程管理又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校主要从一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结合当地资源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应当接地气、接人气,在新常态下以地方特色为主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得校本课程,只有这样,校本课程才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1、利用红色革命文化开发德语校本教材。1946年7月19日,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等率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及中原突围北路主力部队,突破敌军重重包围,进抵商南县赵川镇,担任前卫任务的我军十五旅四十五团抢占前坡岭前坡岭战斗毙敌700余人,我军伤亡400余人,四十五团团长、曾任鄂陕第三路游击师师长、红七十四师第六团团长的汪世才同志英勇牺牲。学校充分利用赵川前坡岭革命战斗遗址这一红色革命文化主题,这样一件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一代代歌颂、瞻仰的战斗英雄事迹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前途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通过让学生上网查找、走访老红军、参观红色文化基地、聘请讲解员讲解红色文化历史等形式开展红色文化传统教育,形成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教育。在此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探索、整理、归纳,编辑出版了《学会做人-让人生更加靓丽》德语读本,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感召自己,学会做人。
  2、利用滔河流域环境保护开发环保教育校本教材。我校地处滔河流域,滔河是丹江主要支流,近年来,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退耕还林、丹江水源地治理与保护、滔河流域治理使得滔河水更清了,滔河流域的湿地保护工作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学校充分利用地处滔河流域,组织环保志愿者到滔河沿岸栽树、捡拾垃圾、到滔河湿地保护区观察候鸟活动、开展环保征文等系列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发出版了《与绿色同行》环保教育读本,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一起保护滔河水资源。
  二、利用“智博”这一校园文化主题,开发具有农村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校以“智搏”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以“智搏”统领学校发展,以培养拥有智慧和拼搏精神的师生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线。通过培育“智搏”文化促进学校发展。学校充分利用“智搏”这一文化主题开发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1、结合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大力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2010年,学校启动了《经典诗词吟诵与赏析》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工作,栏目开设了吟诵篇、赏析篇、现代诗词经典篇、文学常识篇。《经典诗词吟诵与赏析》一书编辑出版后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在校本课程课堂、第二课堂、课外时间随处可见他们翻阅这本书,或吟诵、或阅读、或赏析并通过古诗文陶冶情操。通过一边开发,一边研究,一边实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创造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编辑:刘 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