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理论研究

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开展农村初中校本课程研究

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开展农村初中校本课程研究

2015-05-21 09:19:56

来源:商洛之窗

  2、2011年学校启动创办了《秀山》校刊,校刊以60%的版面留给学生。校刊开设了校本课程研究、红色文化、古诗文诵读、经典诗词、思想芦苇、菁菁学子、校园文化、我爱祖国主题演讲等板块。让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的时候能结合实际,发挥写作才能,把精美的语言汇集成文章在校刊上发表。这一举措在全校师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校的老师在工作之余积极创作,许多文科老师都以能让自己的文章上刊首语、第一板块而积极搜索当地特色的素材;学生在学习之余都抢着让老师指导、修改自己的作品,争取能在校刊上发表。
  三、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努力创造平台,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学校开发了具有地域、学校特色的系列校本教材,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将校本课程落到实处,让校本课程进课表、进课堂,专门配备校本课程教师,每班每周一节校本课程,上课形式结合课程实际灵活机动进行。
  1、认真开展每年四月学校的读书节活动。通过推荐读书目录以及学校自己开发的《经典诗词吟诵与赏析》、《学会做人—让人生更靓丽》德育读本、《与绿色同行》环保教育读本、《秀山》校刊等校本教材,让学生读好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环保教育征文、爱国教育读后感等活动持续开发、出版校本教材,通过学生集体参与丰富、充实校本教材,让学生参与到校本教材的开发建设中来,进而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成果的自豪和学习的兴趣。
  2、学校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演讲比赛、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金典诗文诵读赏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学校积极创造环境,开设第二课堂活动, 与校本课程学习有益结合。我校根据实际开设了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秀山文学社等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在活动中学习知识,让他们做活动的主人,通过活动的参与让他们快乐,让他们有兴趣,我想这应当是素质教育最终达到的目的。
  4、学校努力推进素质教育,让校本课程进课堂。学校不仅开足、开启体育、音乐、美术、书法、综合实践、国防教育、安全教育等课程,还切实让校本课程走进课堂。这是学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学校将此项工作纳入日常检查、考核之中,从领导到教师都把这些课程的教学放在与语数外同等重要的地位。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校本课程能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的课程的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在选择中发现学生的潜在能力,在选择中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加工的能力,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生存。这些,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

  • 相关阅读
  • 让文化建设泽及百姓

      张 勇   一只木桶,储水多少是由箍桶的木板共同决定的,只要有一块木板较短,水必流出,其他木板再长也无用,反而越长越浪费木材。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木桶原理”。同理,地方政绩考核如只重GDP这一...

    时间:05-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