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似明朝的灭亡,是李自成攻陷北京,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南明灭亡,也是内部纷争的结果!
红楼丽人,大都悲惨结局,而对探春,作者还是给探春以较好的结局。那远嫁看似悲惨,其实是正常的“哭嫁”!当贾府抄家之后,作者让探春省亲,好比《红楼梦》开始元春省亲:“探春出跳得比先前更好了,服彩鲜明”。
有红学家认为,探春的原型可能是欲挽南明大厦将倾的隆武帝,因为他酷爱书,联合郑成功起兵于东南沿海,正是探春“修身治国”的写照!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探春,就更能看出《红楼梦》作者对探春大书特书意图了!那就是,在探春身上,作者寄予了明亡清兴的主题反思,所以给她一个美好的结局!
红楼丽人行:酷宝琴
若问红楼丽人谁最美?你肯定想的是黛玉还是宝钗,但是可卿兼二人之美为何排到后面,可见十二钗不是按照美貌来排名的!十二正钗就是一等美女,副钗就二等美女吗?也不是,香菱有可卿的模样,龄官有黛玉的模样,比李纨、巧姐强多了,贾琏说得更好:“都说凤辣子齐整,我看她给你(尤二姐)提鞋都不配!”
所以我说,《红楼梦》里谁最美,宝琴是也!
且看宝琴一出场就冠盖群芳!宝玉道:“更奇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
我前面说过,宝琴影射是民族英雄郑成功!郑成功21岁在福州受到南明隆武帝召见,赐名成功,尊称“国姓爷”。公元1653年,南明永历帝又封他为“延平郡王”。公元1659年,郑成功北攻南京,折兵回厦门。公元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执政“赤嵌楼“。后因病逝世,终年39岁。
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本章脂粉英雄“饥餐胡虏肉”也是抗清之意,哪里是图新鲜!投降派宝钗就没有吃!
三首“红梅诗”,其实是宝琴的英气附丽,共产党都利用红梅赞歌来宣传革命斗志,可惜大家现在不去想“红梅诗”也是英雄赞歌!贾母叹息宝琴版的《双艳图》后又亲嘱惜春:“第一要紧把昨日琴儿和丫头梅花,照模照样,一笔别错,快快添上。”
惜春非常为难地答应了,到画画时,“惜春只是出神”,惜春为何为难?为何发呆?其实是想问:老祖宗,外人也可进我家宗庙吗?宝琴作为外姓能在“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时观看,暗示宝琴的真正身份的非同一般。
宝琴《十首怀古诗》更是让黛玉搁笔叹服,加上开头的两首,可不是《红楼梦》开篇“红楼梦曲”与“十二钗判词”的翻版!惜春画大观图,其实暗喻王安石在《挂技香》一词里所言:“画图难足”,政治隐令;而大图也是中华园林的暗喻。可见惜春与宝琴都是抗清派。
红楼丽人行:苦绛珠
明代作家冯梦龙编写的爱情小说集《情史》又名《情天宝鉴》,这与《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有惊人的相似,难道《红楼梦》也是不谈政治只谈风月吗?
陈寅恪用20年功夫,写了60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从《红楼梦》文本与明末清初历史综合考证,得出结论:林黛玉与柳如是有“惊人的相似”!
且来看陈子龙起义失败后,躲藏在嘉善陶庄之“水月庵”,正是《红楼梦》作者实录第九十三回“水月庵掀翻风月案”,并非单纯描写风月,写的其实是反叛!“芹”是江南之菜,可见“贾芹”是贾家的叛逆,而《红楼梦》作者是“雪芹”,也是“江北雪”压“江南芹”的寓意!陈毅元帅有诗曰:大雪压青松!就是这个意思!可惜没有很多人能看出“雪芹”的“青松挺且直”的“高洁”之革命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