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云的出场,是“忽然来了”,湘云的结局,是“忽然去了”,学者从历史的角度看出湘云如孔四贞在北京与桂林之间穿梭,陈其年游遍江北的人生苦旅,普通读者则感觉到了湘云悲惨的浮萍生活!
其实,《红楼梦》作者又何尝拘泥于人物的影射,当多人的特点集合到一人身上的时候,“她”已经脱离了历史变成了“小说人物”,写的是你,写的也是我!
小说人物湘云的可爱就在于一个“憨”字!漫漫人生是一场苦旅,而湘云摆脱规则,另辟蹊径,使苦难中的自己活得像法国浪漫派小说家梅里美笔下热情奔放的吉卜赛姑娘卡门一样自由洒脱,随心所欲,这就是作者厚爱“憨湘云”的意义所在。
无论是服装上的另类,还是面对生活的天真无邪女儿态,都让湘云宛如天上的亮丽的彩虹,只要“心”上有“敢”,爱就爱了,又何尝不是新古典主义的生活方式!
红楼丽人行:洁妙玉
“妙玉”的名字可能来源于南宋“小神仙”陈妙常还俗出嫁洛阳才子潘必正的故事。《红楼梦》作为爱情小说经典,肯定不是作者一个人的爱情或者取材于某一个爱情故事!
妙玉通“六艺”:茶棋梅诗琴佛!从另类的茶具到苛刻的用水所泡制的“梅雪茶”,可见妙玉茶道精妙!轻轻一点“倒脱靴式”,就能让惜春全盘皆输!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妙玉的居所是白茫茫大地上的一树红梅!黛玉与湘云联诗无尾,妙玉一口气续完!黛玉对宝玉说对牛弹琴,而妙玉是黛玉知音!大观园经常诗酒聚会,而妙玉却是“清净堂中不卷帘”的“小神仙”!
妙玉作为贾府外人入十二钗,并且是前列,可见是《红楼梦》作者吴梅村的偶像,妙玉才高而全好似秦淮八艳技艺高超,而最相似的,莫过于卞玉京!妙玉18岁进贾府,这也是吴梅村初见卞玉京的年龄!
妙玉与宝玉有姐弟恋吗?且看妙玉的撇清:“你这遭茶,是托她两个的福。独你来了,我是不能给你吃的。”好似贾蓉对贾瑞说:“凤姐说你无故调戏她!”贾蓉是贼喊捉贼,妙玉是此地无银!自己的杯子让宝玉吃,好比《围城》里鲍小姐与方鸿渐对烟,观者看作接吻!“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妙在作者用这个“仍”字,可见并非第一次,后来对于乞梅的过程,宝玉一句“也不知费了我多少精神”,也*了二人的曾经“幽会”。
这样我们就好理解《世难容》:天生成孤僻人皆罕,却不知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暇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其实是表出妙玉结局不是被强徒侮辱,而是王孙公子可以爱,因为她打开了爱的窗户!惜春是身在凡尘,心向佛门,而妙玉是身在佛门,心向凡尘。
妙玉向佛,却喜欢读庄子,自称“畸零之人”。佛家是讲“世法平等”的,但妙玉却将吃茶之人分为四等。可见“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说的不是身体玷污,而是说佛心六根不净,好比作者写黛玉“*态度”,不同于写凤姐“体格*”!
宝玉过生日,妙玉送粉笺贺帖,是犯佛戒,因为她不是“居士”而是“尼姑”。妙玉下棋时候见了宝玉“突然把脸一红”而且“微微把眼一抬,看了宝玉一眼,复又低下头去,那脸上的颜色渐渐红晕起来。”这一传神描写,道尽了妙玉内心暗流涌动,被外情推动,才有零点的“走火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