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的外迁 、边疆地区各民族内移中原与江南,契丹和女真融入汉人之中……
公元1352年,蒙古统治者还对徐州、杭州居民进行了野蛮的大屠杀。并计划消灭张王刘李赵汉族五大姓。只是由于红巾军的奋起一击,这项种族灭绝政策才没有被最后执行。四川的钓鱼城之战,元朝的元气大伤;淮河以北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又重创了元朝,后来民间才有了"八月十五杀鞑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之说。
1988年版《蓬莱县志》中记载的珍贵史料:"元末明初,山东为元明争夺要地,明将常遇春血洗山东,山东半岛人口被杀戮殆尽,残存土著极微。据考证,明初中原已经统一,云贵高原仍被元朝占据,不但屡招不降,而且屠杀使者,朱元璋决计讨伐,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初一,命傅友德为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步兵30万讨伐云南,分遣都督胡海统兵3万,趋乌撒,自将大军趋贵州。十二月二十三日,傅友德自曲靖直捣乌撒,元军暂时退却。傅友德下令在乌撒筑城,建筑材料和工具刚一备好,元军引兵复至,由此展开一场惨烈的"乌撒之战"。
可见"小云南"先祖缘于全国各地军丁加盟的明朝征元30万大军。明朝建立后,开始向山东半岛大批移民,当地人口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及永乐二年(1404年)两次由小云南的'乌撒卫'迁入","小云南"先民,跨越元、明、清三个朝代,由国内各地汇聚云贵,再行迁至山东,。可见山东人口也不是当时的齐鲁子弟了。
现居住在云南边陲的摩梭人,就是"乌撒之战"后,无法回到蒙古的一些元军的残兵败将、与当地的土著居民结合后的后裔。
满清入关后的大屠杀。(满清人又称女真人。古之肃慎,与商同源,据说当时的那里是商代犯人流放的地方,时间久了,那里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就是金兵女真人入关后学说的汉话,又叫官话和京白。也就是说、所谓的"普通话"就是女真人入关后带来的。真正的汉语又叫南音、只有福建一带的南宋遗民、既闽南的客家人才有保留,而广东的方言更接近古汉语。象普通话说:"我的儿子"一语,用古汉语来说就成了:"吾崽"。可见,古汉语是非常接近文言的)。
满清入关前只有十万军队,入关后清军急剧增加到一百万人,这是汉族的一些叛军和蒙古人加入了清军,故应该是O型血的满人现在多是B型血。
清军占领辽东地区后,先是担心当地穷人无法生活而造反,把辽东地区的贫民都抓起来杀掉,称"杀穷鬼"。两年后,清军又怕辽东的富人不堪压迫而反抗,又把辽东地区的富人几乎杀光,称为"杀富户"。共杀辽民300多万,辽东地区的汉民基本殆尽。皇太极破锦州,三日搜杀,妇孺不免;掠济南,城中积尸13万。清军其本性残忍,一路奸淫烧杀:从"扬州十日"到"嘉定三屠",南昌、广州、大同、金华。由南至北,兽行累累。江阴一县,就杀了17万人,全城仅50人幸存。1649年占领湖南湘潭后屠城;同年平定大同的反清运动,大同全城军民被屠尽,"附逆抗拒"州县及汾州全城也不分良莠,一概屠杀。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之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海宁之屠、济南之屠、金华之屠、厦门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泾县之屠、大同之屠、汾州、太谷、泌州、泽州等。这些惨绝人寰的屠杀,模式基本一致:根据清军头子发布的屠城令,实施的残忍的集体杀戮,和无耻的集体强奸。 而屠杀后,不仅人头被堆积成"京观",甚至还将女性的敏感部位割下,作为论功行赏的凭据!"取阴肉或割乳头,验功之所,积成丘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