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古代公务员只有“瓷饭碗” 退休后无生活保障

古代公务员只有“瓷饭碗”

2012-06-27 15:59:14

  古代“师爷”和“衙役”等基层公务员,和现在的基层公务员的国家保障体制完全不同,他们既不占国家编制,又没有国家财政每月拨付的工资,他们的吃穿用度全靠聘用他们的县(市)长给予,有钱的大方的多给一点,没钱的吝啬的少给一点,没个准头,全国各地师爷、衙役拿的工资千差万别。

  这些基层公务员的出路,大概就三条:要么辞职,要么被开除,要么干一辈子,而且不准参加科举,永远不能晋升。对干不好的,县令老板说辞就辞,极少废话,也无须废话,那时也没有《公务员法》,对基层公务人员的管理上无章可循。

  这些基层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如何呢?元朝时有人分十等之说,所谓一僧二道,三官四吏,五皂六隶,七倡八优,九儒十丐,官吏之下便是这皂隶,比演员、儒生还体面些。有个故事也可说明这一点:满清时,有群差兵处决海盗,刀砍不动,只好拿锯子锯,整得惨不忍睹,一个农家少年路过,大骂他们是饭桶,差兵不服,叫少年来,少年手起刀落,麻利的砍掉一堆脑袋,差兵奖励少年许多金钱,还叫少年隔日去衙门报到;少年回家却挨了父亲一顿揍,原因就是父亲不愿儿子去做政府的衙役、皂隶,可见其职业声望在百姓心中地位之低。

  那么,师爷、衙役(皂隶)们的工资水平咋样呢?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明朝宛平县衙门里的这班皂隶,每年可领取“工食银”三两六钱,恰好是书办(师爷)的二分之一,基层公务员工资待遇之低,由此可见一斑。

  说古代公务员端的是“瓷饭碗”,还表现在退休后无生活保障。即使是吃皇粮的地方官,离开官场或退休,马上成为“无任何特权、无退休工资、无医疗保险,还要腾退公房”,简称“三无一退”人员,至于那些基层公务员更不必说了。

  尽管古代官员和师爷、衙役们,在位时多会贪污受贿,大搞灰色收入,为自己准备后路,但无论如何,他们的确端的是“瓷饭碗”。形象地说,各级官员是皇帝的打工仔,师爷和衙役等基层公务员是官员的打工仔,和现在给老板打工的白领、蓝领十分相似。(羊城晚报)

  • 相关阅读
  • 叶剑英之女:年少单纯被江青教唆揪斗干部

      966年“文革”爆发,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25岁的叶向真组织毛泽东主义红卫兵的首脑,成为首都艺术院校的“造反派”领袖。而此时的叶剑英则态度十分谨慎。  作者:周海滨在转移的过程中,家...

    时间:06-28
  • 明代黄观科举六考皆夺魁 跳江为建文帝殉难

      明清时期,“状元”特指殿试第一名,依次而下,会试第一名称“会元”,乡试第一名称“解元”,院试、府试、县试第一名则通称“案首”。科举之途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

    时间:06-28
  • 古代皇家性教育手法:宫妇手把手地教 看春宫画

      古代皇子们一般在14岁,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进行性启蒙了。除了宫妇手把手教外,皇家对皇子进行性教育还有什么招儿?这里就来再补充一下这点。  过去,男人在新婚大喜入洞房后,也有三样美事儿:一是看春意,就是...

    时间:06-28
  • 刘邦开国封赏的难题:第一功争了一年没法确定

      公元前202年刘邦置酒洛阳行宫大行分封。当然所谓分封类同分赃:各位开国元勋功劳若何,要排排队分果果。但第一功争了一年都没法确定:武将们推举曹参,说他身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而刘邦则认定萧...

    时间:06-28
  • 皇帝也领工资:宋太宗月薪1200贯 宋仁宗放弃

      自宋太宗赵光义以后,几乎每个皇帝都有1200贯的“好用”,而且每月都有,相当于月薪。之所以说“几乎每个皇帝都有”,是因为中间出了个宋仁宗,按照规定仁宗也有1200贯的月薪,但是他发扬风...

    时间:06-28
  • 残忍阴毒:朱棣夺嫡将大臣妻女罚做官妓

    就一般情况而言,哪个地方出了个人物,比如高官或名人,这地方的人大抵都会感到自豪;要是一不小心出了个皇帝,那就更是无比的荣耀。...

    时间:06-27
  • 家人口述:抗日爱国将领杨虎城入党之谜

      我祖父在家里生活是很简单的,初次见面会觉得很深沉、寡言少语、不善言辞,但和家人在一起是很风趣的,也很细心,他在吃饺子喝饺子汤时,总说“饺子汤比肉香”。  我祖父做事考虑很细致,他果断、敢...

    时间:06-27
  • 乾隆为何把平庸的嘉庆确定为接班人

      乾隆之所以与雍正处置曾静谋反案大相径庭,有他周密的考虑。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这场文字案的前前后后,他清楚认识到:父王想将诽谤公布天下,以获清白,却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对曾静谋反案和吕留良文字狱案的...

    时间:06-27
  • 内勤警卫回忆:我在林彪身边的日子

      刘甫江,湖南省隆回县七江乡水源村人,1943年出生。1963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6年10月调入总参谋部管理处,任林彪内勤警卫。1969年6月转业,任邵阳市纺纱厂保卫科长。“九·一三”事件发...

    时间:06-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