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乾隆为何把平庸的嘉庆确定为接班人

乾隆为何把平庸的嘉庆确定为接班人

2012-06-27 17:09:12

  乾隆之所以与雍正处置曾静谋反案大相径庭,有他周密的考虑。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这场文字案的前前后后,他清楚认识到:父王想将诽谤公布天下,以获清白,却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对曾静谋反案和吕留良文字狱案的公开审讯和批判,实际是把父王自己推上审判台;雍正的“华夷之别”的新释、十大罪状的自我辩解、皇宫中的秘闻丑事泄露、皇子间尔虞我诈、文武大臣间明枪暗箭等,统统详细地记录于《大义觉迷录》一书中,损害了万乘之尊皇帝的形象,暴露了国祚和宫廷的绝密,起到反宣传作用,根本达不到使臣民“觉迷”的目的,只能更增强人们的反清排满情绪,对清朝统治极为不利。因此必须彻底剪除禁锢异端思想的蔓延,肃清其流毒。同时留着这两个弥天重犯”当“反面教员”,更难以起到“感化”教育的作用,干脆一杀了之。

  乾隆为何把嘉庆确定为接班人?

  清朝初期能出现四海臣服、国威振奋的强盛局面,能够出现长达130多年之久的“康干盛世”,除了执政者们个个都具备匡扶社稷、治国安邦的杰出才干外,还在于他们都选择了优秀的继任者。如雄才大略的康熙、励精图治的雍正、锐意进取的乾隆,无一不是上任皇帝生前所精挑细选的最佳接班人。

  嘉庆是乾隆皇帝的继任者,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任皇帝。翻阅清朝正史,我们找不到关于对嘉庆荒淫、贪婪、昏庸、阴险行为的记载;翻阅清人野史,也查不着他的哪怕一件风流事。就是这样一个品格端方、为政勤勉、生活俭朴、待人宽厚的人,却成为清朝十二帝中最没有特色、没有个性的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毫无建树的嘉庆,身上最明显的标记就是乏术和平庸。那么,乾隆为何会把皇位传给他,把偌大一个帝国托付给他呢?

  乾隆一生有17个儿子,嘉庆皇帝永琰排行第十五。按照清朝“立长、立嫡”的皇位传承原则,排行靠后且是庶出的永琰,几乎没有继承大统的可能。乾隆最初也确实没有把他列入考虑范围。但老天似乎总是故意与乾隆过不去,嫡次子永琏、嫡七子永琮相继夭亡,其他皇子也大多英年早逝。到了永琰出生的时候,他的14个兄长中有8个已经死去,就连深受乾隆宠爱的皇五子永琪也在几年后早逝,诸皇子中可备乾隆选择的范围已经变得非常小了。为此,乾隆皇帝不得不放下祖制,从剩下的几个年幼、庶出的皇子中另择储君。

  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永琰,水落石出般地成为乾隆皇帝为数不多的儿子中的佼佼者。永瑆聪明睿智、才气横溢,做事很有主见;永琰性格内向、性情凝重,为人规矩仁孝。在大清国力日益衰减的情况下,按说由永瑆这样一位性格鲜明、颇有主张的皇子来继承皇位,应该是最合适不过的。但事实上,乾隆却把皇位传给了永琰。

  乾隆选择接班人所遵循的原则,就是后来者必须不容置疑地遵从他的意志,不打折扣地继承他的政策,不遗余力地维护他的权威,并把自康熙以来开创的盛世一直保持下去。永琰忠厚老实、规规矩矩、重视仁孝,对乾隆的话一向言听计从,无疑最符合乾隆皇帝的选嗣标准。朝中的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乾隆对永琰的态度和用心,就连当时来京的朝鲜使者也多次向朝鲜国王汇报:“永琰为人持重、度量豁达,最为乾隆皇帝喜爱。”

  其实,乾隆皇帝之所以选择永琰做接班人,还有一个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他不想放权。尽管乾隆皇帝曾有过“朕八旬有六归政”“不敢与皇祖六十有零的年数等同”的誓言,但等他年老昏聩的时候,越发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一丝一毫也不肯相让,哪怕这个与自己分羹的人是自己的亲儿子。如何做到“退而不退”,如何在有生之年继续风光地把持朝政,这是乾隆皇帝在风烛残年时最关心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选择一位恪守仁孝、老实巴交、唯父命是从的接班人,而永琰正是这样的一个人。

  • 相关阅读
  • 叶剑英之女:年少单纯被江青教唆揪斗干部

      966年“文革”爆发,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25岁的叶向真组织毛泽东主义红卫兵的首脑,成为首都艺术院校的“造反派”领袖。而此时的叶剑英则态度十分谨慎。  作者:周海滨在转移的过程中,家...

    时间:06-28
  • 明代黄观科举六考皆夺魁 跳江为建文帝殉难

      明清时期,“状元”特指殿试第一名,依次而下,会试第一名称“会元”,乡试第一名称“解元”,院试、府试、县试第一名则通称“案首”。科举之途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

    时间:06-28
  • 古代皇家性教育手法:宫妇手把手地教 看春宫画

      古代皇子们一般在14岁,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进行性启蒙了。除了宫妇手把手教外,皇家对皇子进行性教育还有什么招儿?这里就来再补充一下这点。  过去,男人在新婚大喜入洞房后,也有三样美事儿:一是看春意,就是...

    时间:06-28
  • 刘邦开国封赏的难题:第一功争了一年没法确定

      公元前202年刘邦置酒洛阳行宫大行分封。当然所谓分封类同分赃:各位开国元勋功劳若何,要排排队分果果。但第一功争了一年都没法确定:武将们推举曹参,说他身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而刘邦则认定萧...

    时间:06-28
  • 皇帝也领工资:宋太宗月薪1200贯 宋仁宗放弃

      自宋太宗赵光义以后,几乎每个皇帝都有1200贯的“好用”,而且每月都有,相当于月薪。之所以说“几乎每个皇帝都有”,是因为中间出了个宋仁宗,按照规定仁宗也有1200贯的月薪,但是他发扬风...

    时间:06-28
  • 残忍阴毒:朱棣夺嫡将大臣妻女罚做官妓

    就一般情况而言,哪个地方出了个人物,比如高官或名人,这地方的人大抵都会感到自豪;要是一不小心出了个皇帝,那就更是无比的荣耀。...

    时间:06-27
  • 家人口述:抗日爱国将领杨虎城入党之谜

      我祖父在家里生活是很简单的,初次见面会觉得很深沉、寡言少语、不善言辞,但和家人在一起是很风趣的,也很细心,他在吃饺子喝饺子汤时,总说“饺子汤比肉香”。  我祖父做事考虑很细致,他果断、敢...

    时间:06-27
  • 古代公务员只有“瓷饭碗” 退休后无生活保障

      当下,“公考”高烧依旧持续,其中“工作稳定、旱涝保收、铁饭碗”是重要原因。说来你可能不信,古代公务员端的多是“瓷饭碗”,不信,我们不妨来穿越一下历史。  以明朝为例,...

    时间:06-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