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年过八旬黄永玉也玩车 院里停红色法拉利

年过八旬黄永玉也玩车

2014-01-08 16:47:05

  这是一份轻闲的工作,每日只需抄写几篇公文一个月就可收入8块钱。黄永玉偏偏不是个会享清福的人,抄完公文嫌其呆板无趣,闲着没事就开始在上面“乱画”。他先是把“通令”二字用别致的花边装饰起来,又意犹未尽地将下面的横线改画成一只夸张的小狗。

  看到经自己的一番打扮,刻板的公文变得活泼可爱,黄永玉心里感到很得意。但是,没想到如此不严肃的公文贴出之后便让他失去了这份工作,因为长官大发雷霆非要知道是谁画的。

  16岁的小司书上任没几天,就失去了这份美差,只好重新开始流浪生活。后来,又有好心人把他介绍到税务机关当股长。工作之余,别人喝茶聊天,他却致力于木刻创作,又刻又印,把整个办公室变成了木作坊。看在介绍人的面子上,上司奉送了两个月的薪水请他去“另谋高就”。

  此后,黄永玉在中小学任过教员,在剧团搞过舞美,在报社当过编辑,还干过电影编剧。无论怎样,艺术创作都无法离开他的生活。黄永玉无师自通的木刻不仅可赖以谋生,还博得了行家里手的称赞;灵性十足的书法受到弘一大师的亲传;虽然自认为编剧的业绩说来惭愧,却奠定了著名演员石挥的成名基础,也算是值得一提。

  有一件事足以说明黄永玉的才气。上世纪40年代末,黄永玉在香港《大公报》工作,副刊编辑临时告急:“缺一整版稿子,排字房等着发稿呢。”他二话没说,自己一个人关起门来连写带画,几小时后一块高质量的副刊版面就完成了。

  黄永玉是位不折不扣的全才。他年轻时就以线条粗犷、刀法奔放的版画赢得赞誉,后来又以自成一家的国画闻名于世,而那些颇富哲理的漫画更是在令人会心一笑后,免不了还要引发深思。而其油画方面的成绩,也丝毫不比版画、国画和漫画逊色。

  黄永玉是画家,还是雕塑家、诗人和作家。他出版的画册包括人物、风景、花卉、版画和雕塑设计等不同类别,出版的文学作品囊括杂文、游记、诗歌等各种集子,40多万字的自传体小说在《芙蓉》上连载。他的诗集《曾经有过那种时候》一举夺得《诗刊》年度创作一等奖。

  据说,当年在出这本诗集前,编辑曾想请诗人、美术教育家艾青作插图,却被他婉拒了。他不能受命的理由是:“真若如此的话,当读者看到‘黄永玉诗,艾青画’时,岂不是要误以为将我俩的名字排颠倒了吗?”

  诗书画俱佳的黄永玉将爱好这样排序:写作、雕塑、木刻、绘画。他每天上午都在写作。他总是说:“写书没什么钱,画画挣钱养家。家里的厨师、司机、管家和保姆都是从家乡找来的,要善待他们。”

  勤奋态度

  新中国成立前的生活动荡不安,黄永玉靠着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与勤奋度过了这个极为艰辛的岁月。他认定人活着就得作出贡献,无论为谁,就算为自己也好。所以苦的时候能够撑得住,好的时候也不要飘飘然。任性率真的他为人处世更多的是受激情支配,但在非常态的社会环境中,他也学会了忍耐,使自己变得坚韧而机敏。那时,如果有“不速之客”上门,他能在一分钟之内迅速地将桌面收拾得不露一点痕迹。

  终于,盼到了神州大地雨过天晴。这时,人们惊喜地发现,不论艺术理念,还是创作手法,黄永玉都有了相当大胆的突破。那些池塘、荷花、水鸟等均是历代画家一再画过的传统题材,到了黄永玉的笔下却呈现出极为独特的绘画语言。传统国画讲究“计白当黑”,他却偏偏来个“以黑显白”,这种反向继承不但使画面看上去主体突出,色彩斑斓,更显厚重而有力度。

  黄永玉勤奋且不崇尚空谈,尤其不喜欢那些强加在艺术上的沉重使命。对于那些不大理解他或又不懂他的人,他丝毫也不在意。他总是说:“只要自己画的画别人喜欢看就好了,如何归类并不重要,创新也不是目的,关键是要画出好画来,不算国画也没关系,我没有闲暇去进行那些争论,有时间不如多画些好画。”

  • 相关阅读
  • 90岁黄永玉驳鲁迅名言:干吗要活在人的心上 用得着吗

      黄永玉 1924年7月9日出生于常德县,祖籍湘西凤凰,土家族人,中国画家。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16岁开始以画画及木刻谋生。...

    时间:09-11
  • 黄永玉与弘一法师:因放肆偷花才相识的往事

      黄永玉16岁那年流浪到福建德化,在一家瓷器作坊做小工。一边打工糊口,一边潜心研习版画。他随身携带一个寒碜的小包袱,里面装着木刻刀、木刻板,也装着高尔基、鲁迅和沈从文。  他流浪泉州,那年未满18岁。在...

    时间:09-10
  • 黄永玉:我作画就是为了开心过瘾 没那么多意义

      “照老办法,开门就看。不剪彩,不演讲,不搞酒会,不搞研讨会。”依老先生一贯风格,国博近日低调开启“黄永玉九十画展”。昨天,九十高龄的黄永玉亲临画展现场,与记者分享自己的创作和人...

    时间:08-28
  • 黄永玉: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张长长的工作台摆在偌大的画室中央,88岁的黄永玉左手拿着他那标志性的大烟斗,右手握着毛笔,不疾不缓地在台子上的宣纸上看似随意地抹上几笔。却见寥寥数笔之后,几只神态各异的猫便跃然纸上。画上的这些猫都...

    时间:05-10
  • 黄永玉大作展出投保额超两千万 吴贯中也参展

      黄永玉的画作《朝发辰阳》因为没有加框,保存在一个高密度的防压防水塑料管中,在重重保护膜被小心剥除后,画面慢慢展开。  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以下简称九艺节)期间,广州市艺术博物院(以下简称艺博院)将举行&l...

    时间:04-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