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健祥林 来源:新浪博客
现在中日关系进入到美好的春天,就在前几天,我巨龙新闻刊登了55%日本民众对中国有好感的问卷调查报道。从两国关系看来,小泉时代的“政冷经热”的滑坡已经停止,正向“政热经温”乃至“政火经热”方向演变。看今朝,延续多年的历史问题已在两方通过共编历史教科书的前提下,正在探讨共识。围绕领土和资源的纷争开始出现共同开发争取双赢的势头。中日友好合作的赞歌越唱越火,鸠山首相向胡主席示好:称兄道弟。中日草根交流仪式搞的热火。中日之间何以发展到如此地步,中日关系真像现在这样,会永往直前发展吗?中日之间还缺什么,该补什么?中日之间什么太多,有没有该瘦瘦身呢?让我来归纳:中日关系的“七多七少”。
中日之间乌鸦太多,鸽子少
日本乌鸦泛滥,主要繁华街道有,偏僻小巷有,乌鸦的脑袋相当聪明,可以涮大人玩,所以恶作剧不时见诸日本电视和报端。鸽子少,除了上野公园等一些大型广场处,很难看到成群的鸽子,鸽子的和平象征让人们自掏腰包喂食鸽子。
如果说鸽子象征着和平与美好,乌鸦象征着争执与喧嚣的话,中日之间的为何翻来覆去弄不好,就是到今天乌鸦多,鸽子少;右翼的声音大,和平的声音小。一方面,中国很多人忽略了日本社会战后形成的和平和反省反战势力,其实日本人很单纯,没有军国主义者忽悠,没人敢去侵略打仗。
60多年日本没有在海外放一枪,这就是和平宪法的约束。将日本社会的右倾化倾向归结为日本普遍现象,很多爱好和平的日本人对此颇有微词。
而相当多的日本人对中国的崛起又心生疑窦,对中国是否会一方面利用日本技术发展自己,另一方面又处处设卡挤压日本外交生存空间,在东亚共同体日中争夺领导地位等存在恐惧。
所以,福田首相接见我和于丹时说:日中两国遇到问题,都应学习《论语》,我们都应向孔子看齐,两方面都学好了,落实在实处,也就达到和谐了。
不负责任的言论多,冷静思考少
对中日关系的至今的倒退,很多人认为两国媒体和愤青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日两国媒体也多次在北京和东京开会,研讨媒体对促进中日关系向健康轨道发展应该起的正面作用。
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为止,围绕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东海石油资源争夺、钓鱼岛的领土纠纷,让中日两国群情激愤的是媒体,让两国关系弄得十分狼狈的是愤青,让政府没有台阶可下的是媒体和愤青,为了吸引众人眼球,媒体充当了不负责任的抽刀断水的角色。
从两国在重大事件时的媒体态度看,冷静思考的文章少,煽动性和偏袒性的檄文多,让缺少信息来源的普通百姓只好跟着媒体转,盲目的民族情绪在两国滋生也就不是怪事了。所以导致两国相互理解的缺乏,愤青分子的急剧增加。
去年大选后,我见鸠山时,他就表示:坚决不去靖国神社,与自民党对着干。因为不这样做,媒体言论太可怕,日中两国应有战略新思考的领袖,要感谢胡主席的英明伟大,及时对日中关系来掌舵导航。
政治家作秀多,考虑长远利益少
也许是出于对互联网时代民意的顾虑,中日两国不少政治家在对待中日关系上,较多重视眼前利益,而较少从两国长远利益考量。
与上个世纪80年代两国政治家有效主导两国关系相比,现在日本的政治家作秀的成份更高。虽然当年小泉自诩的参拜是从内心感情出发,但是不能否认其取悦选民和赢得支持率的用意。
中国方面当年在对待反日游行和抵制日货初期的态度也有顾及民意和取悦民众的意思。待事态有扩大化的危险时又开始极力往回拉。从战略高度思考两国关系成为政治家树碑立传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