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青春中国的“八月狂想曲”

2010-06-04 10:51:16

来源:大众书评网

  “青春中国”,这是理想,更是行动,它指向未来,也指向我们民族中的每一个人,它是对中国的期望,更是对每个中国人的期望——期望“新人”们将这古老民族带向伟大复兴的新生。《八月狂想曲》满怀激情地发现和塑造“新人”。在这部小说中,无论是市长、建筑师还是普通民众,他们最终都清晰地意识到,奥运会标志着这个民族强健自信地走向世界——这些“新人”身上并无多少1840年后百年屈辱的历史重负,他们不再是被欺负的、愤恨的和悲情的形象,他们开朗、自信,他们具有宽阔的世界眼光,他们能够坦然地与世界相处,在他们身上融汇丰沛的激情与健全的理性,他们是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权利并且决心创造自己的生活和命运的自觉的现代公民。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八月狂想曲》中的建筑成为了超越具体事件的宏伟意象:人们不仅是在盖房子,他们是在建设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是在塑造自身以迎来一个“青春中国”。

  这些“新人”、这些公民的形象,是《八月狂想曲》最主要的成就。徐坤在刻画这些人物时决不仅仅是贴地而行,她看到了人在现实中面临的限度和困难,但是,她具有一种更加深远的目光——看到了向着未来、向着现代中国的理想一直激励着我们,在这理想的照耀下,人们具体的活动获得了总体的意义和总体的光芒。

  ——这就是宏伟的叙事,它依靠的终究不是宏伟的建筑,依靠的不是它所书写的人类事件如何规模庞大,它依靠的是对民族历史和民族未来的总体把握。而《八月狂想曲》之难度、力量和创造还在于,它既是向着现在的,又是前行的,向着未来的,它热烈地梦想和相信未来,因此,它让未来照亮现实。

  作者自述:

  我的《八月狂想曲》是一部以奥运为题材的长篇小说。4年的创作历程,我像运动员一样拼力跑着一场写作上的马拉松。

  2004年初,我承担奥运长篇小说写作的任务。由于整个奥运工程建设正处于一波三折阶段,有关奥运会所有的一切,都不许轻易往外透露,我的采访和写作工作都受了很大影响。奥运写作不是闭门造车,不采访,就没法写。而且,奥运写作就跟奥运场馆建设一样,是一项封死后门的进度计划,晚一天都失去意义。我十分焦虑,并且一度产生畏难情绪。为了协助我完成任务,作协把能动用的家底儿都动用上了。不期然,随着采访的一天天深入,事情渐渐有了转机!

  首先让我吃惊的,是奥运建筑设计团队的年轻。负责奥林匹克公园景观打造的建筑设计院的院长和总设计师,也就是三十几岁年纪。“鸟巢”的中方总设计师,参与这项21世纪新地标式建筑设计时,仅有33岁!设计“水立方”那个团队里的青年人,还有更小的70后出生的一代人。就是他们这群人,英姿勃发,充满自信,以青春年少的风姿,热情投身于这一场伟大的时代历史变革。他们客气、放松、有趣、友好,在彼此的交谈里也流露出那样一份自信、务实和偶尔的傲慢。面对世界,他们毫无惧色,充满征服的欲望和信心。理工科出身的履历,也教他们的思维更直率,更简单,也更有力。他们是这个全球化时代率先让中国的建筑能够跟世界平等交流对话的一批人。

  缺口正是从这里打开。创作的亮光、灵感也正从这里突然迸发而来。就仿佛黑洞洞的屋子里,突然出现一条裂缝,混沌的大脑,仿佛被撕了一道口子,阳光就从那裂缝里蓦地透射而来!眼前这一幅幅图景,正是青春中国的写照啊!是的,青春中国!为什么不从“青春中国”这里入手呢?

  “青春中国”这个意念,突然之间,就把我的思维唤醒!青春中国,它承接的正是百多年前、梁启超李大钊等仁人志士提出的“少年中国”的理念。一面“少年中国”的旗帜下,聚起了那么多彪炳历史的风流人物:李大钊、毛泽东、恽代英、赵世炎、邓中夏、高君宇、张闻天等,这些人均出于“少年中国学会”。他们,就是要摘掉我中华“老大帝国”的帽子,充分肯定少年富于进取的前瞻意义。而今,一个世纪过去,少年中国的理想已然实现,“少年”已然成长为英姿勃勃的青春时代。“红日初开,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的壮丽景观正展现在我们面前。

  • 相关阅读
  • 中国式的爱情

      爱与美永恒存在,并不因为战乱与恶人的阻隔减少半分,也只有在不断追求爱与美的过程中,人的灵魂才能获得永生。  单从书名来看,《此情可待》明显是一部讲述古典爱情的传统小说。很难想见,对于新新人类来说,...

    时间:06-04
  • 创业之道,背水一战

      创业者是什么样的人?大前研一认为应该是“那些拥有自我价值观,自主自觉地向前看的人。”  无论每次买多少本书,付款前我其实已经把每一本都浏览过了。那为什么还要买它们呢?这就是阅读的乐趣和价...

    时间:06-04
  • “中国式清官”仇和

      在这社会,清官政治、强人政治从来是靠不住的,只有民主与法治才能保证长效、可持续发展。  近代以降,史官逐渐被记者所代替,很多新闻人主观上并无这样的自觉,客观上却以自己的笔记录了亲历亲闻的历史。记者...

    时间:06-04
  • 《今天》惦念昨天

      昨天不是因为它被承认而有意义,恰恰是因为它本身含藏丰厚而有意义。  1978年,《今天》杂志诞生。我不确知时隔三十年,我们是否清晰《今天》的意义。在当下缅怀抑或悼念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氛围的情绪下,很有...

    时间:06-04
  • 理想主义的趋势

      世人谓我尖锐,许多人以为我的尖刀是戳向他人,戳向我的敌人,但其实,同时也戳向自己,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敌人。  上了一学期日本文学,想想,必须给学生放一部片子:《华之乱》。片子很长,时间少,为了放它,...

    时间:06-04
  • 一部有关遮蔽的故事

      “三寸金莲”,一个听似无比美妙的词,然而封建时代的妇女却受尽其害,也因此,缠足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一大陋习。  对于21世纪的年轻读者来说,“缠足”是一个久远而陌生的故事。对于历史学...

    时间:06-04
  • “失落童年”的产物

      在一个人的孩提时代,总有那么一个时刻:大门敞开了,前途随之踏进了门槛。  当《布赖顿棒糖》出版的时候,格雷厄姆·格林的好友、作家伊夫林·沃评这样论说,本书“所刻画的彻底堕落的年轻人...

    时间:06-04
  • 揭秘雷曼破产之因

      对于很多人来说,雷曼兄弟并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归属,他们分享雷曼的光荣,雷曼寄托了他们的梦想,在别了雷曼兄弟后,那些光荣和梦想又何去何从?  2008年的世界头等大事便是次贷危机引发的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

    时间:06-04
  • 小官阶,大制度

      一本给一般读者的关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官阶与政治制度演化的普及性读本。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阎步克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官阶制度的研究,可...

    时间:06-04
  • 将军性格与战争的关系

      违背战争的规律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缺失战争需要的性格是军队的缺陷,我们决不希望当战争打响之时,当将士血洒疆场,才去做早就应该做好的工作。  美国人斯坦利·赫什森所著的《一个军人的一生·...

    时间:06-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