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书籍遭到了新的威胁。电脑科技让人能从各种浩瀚来源中检索到信息,一张光盘即可复制并呈现在屏幕上,这似乎预示着靠书来学习将很快成为一种过时的方式。很多大学出版社和图书馆都认为书籍出版业可能难逃劫数,终将变成生产磁盘和光碟的电脑化厂家。到20世纪末,今天我们熟知的图书馆会像静止摄影或食品库一样,终将变成明日黄花。
美国国会图书馆前馆长詹姆士·哈德利·比林顿认为图书馆是高贵的公共机构,他对此奋勇捍卫,并大声疾呼:“一个人不管在世上从事什么职业,居住在何处,图书馆都是他们求学之旅的起点。阅读本身就像冒险,而图书馆就是我们的大本营。”他的继任者丹尼尔·布尔斯廷也说:“书籍便于携带,翻开就能阅读,又各有特色,在今天而言,或者就所能预见的技术而言,仍然无可匹敌。”即使新闻周刊互动公司主编暨总经理迈克尔·罗杰斯这类使用光盘多媒体的先锋人物也不得不承认:“说到要表达观念的纯粹力量,没有东西能胜过文本。”
光盘与书,孰优孰劣?自然不免有争论。女作家弗朗西丝·菲茨杰拉德说了一句言简意丰的话:“磁盘和书不同,你总不能带一张软盘片上床看吧?”我们同意她的看法,《坐拥书城》就是明证。本书叙述了多位爱书人如何为他们的书籍魂牵梦绕,还描写了因藏书而形成的那种相亲相迎的气氛,有时候,这种气氛甚至超过读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