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挑战“丁丁迷”的一本传记

2010-06-04 11:05:58

来源:大众书评网

  埃尔热说,因为我乐意,这个工作让我很开心。所有的“丁丁”,我都是在快乐中创造出来的。

  拿到《丁丁与我》以前,从朋友那里听说这是比利时连环画系列《丁丁历险记》作者的传记,在他看来,既然我喜欢连环画,比如美国的《花生》,那我就应该对这本书有兴趣。

  好吧,至少在听他这样说的时候,我确实像他分析的那样,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可它不是传记,至少不是我们熟悉的那种传记。

  它是什么?

  若说在《丁丁历险记》的读者当中,确实存在把这套连环画看成课本并进行学习的群体,不是像我在多年以前那样,只看成生动而有趣的异国探险故事——并且,这跟我们所在的年代大概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我刚刚问过今年十一岁的上海小姑娘Wendy,发现她之所以喜欢《丁丁历险记》,理由就是觉得它好玩、刺激——那么,《丁丁与我——埃尔热访谈录》就是跟随这套课本发行的教学辅导材料,它要在问答体的字里行间告诉你,每一课还有什么看点,作者当时是怎样构思的,某个细节又有什么考虑……是不是跟老师在语文课堂上要求学生们归纳课文中心思想差不多?

  说得更确切一点,因为该书采用问答体,而且,如同作者萨杜尔在该书前面介绍那样,“我们随意地聊天,没有提纲,没有保留,宛如老朋友一般;机器静静地记录着。录了十二个小时的对话”,所以,它跟一般的教学辅导材料还不太一样;你必须首先熟读全套《丁丁历险记》,像“老朋友”一样熟悉,然后才有可能比较顺利地开始看《丁丁与我》。

  换句话说,它更像是为高级班准备的,如果丁丁迷确实要按内容熟悉程度划分等级的话。

  比如,在《访谈一》这一章,作者萨杜尔毫不掩饰自己对丁丁的熟悉程度——在书评当中引用原文不是一个好主意,但我只能辩解说这本书不太一样,不引用原文就很难解释它到底是怎样的,会给人怎样的第一印象:

  萨杜尔:在《月球探险》中,您出色地完成了杜邦在月球表明发现痕迹的场面。一切都设计得很好,让人很难真实地知道,这究竟是探测器的痕迹,或者是其他生物留下的足迹。确实:如果仔细地观察,怀疑可以让……

  埃尔热:哦!这是一个我没有想到的细节。但确实如此,至于月球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我不想过多地提供解决办法;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不是吗?……另外,让·桑迪的论断让我很困惑……还有别的东西,在《月球探险》中:水的问题。大家现在都知道:月球上没有水……但是我们刚刚发现一种类似气体喷发的现象,或许可以颠覆许多理论。谁知道那上面没有水呢,或者刚好以冰的形式存在呢?这是贝尔纳·霍弗尔曼向我建议的观点——或者说设想。等待并观察吧……再回到《714航班》,我在里面设置了两个问题:存在其他生命世界吗?有“熟悉内情”的人吗?那里,贝尔热耶-埃兹达尼托夫出现了……

  萨杜尔:您一定读过沙鲁的作品?

  埃尔热:当然。

  萨杜尔:您重现了他那些史前宇航员……

  埃尔热:的确,我是从沙鲁的作品出发。同时,也是从卸下那些坏蛋的神秘面纱的需要而出发……但我不喜欢结尾,我和您想法一样。电视镜头还算马马虎虎:变换镜头,希望全部表达出来,这并不容易……

  萨杜尔: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一幕都很完美:因为既保存了一部分神秘感,又是非凡的插科打诨,朗比庸出了彩。

  埃尔热:啊!朗比庸……我希望他本人有一些疑问!资产阶级和“比利时”人的满足……您应该能经常在比利时碰到他吧,是吗?

  • 相关阅读
  • 中国式的爱情

      爱与美永恒存在,并不因为战乱与恶人的阻隔减少半分,也只有在不断追求爱与美的过程中,人的灵魂才能获得永生。  单从书名来看,《此情可待》明显是一部讲述古典爱情的传统小说。很难想见,对于新新人类来说,...

    时间:06-04
  • 创业之道,背水一战

      创业者是什么样的人?大前研一认为应该是“那些拥有自我价值观,自主自觉地向前看的人。”  无论每次买多少本书,付款前我其实已经把每一本都浏览过了。那为什么还要买它们呢?这就是阅读的乐趣和价...

    时间:06-04
  • “中国式清官”仇和

      在这社会,清官政治、强人政治从来是靠不住的,只有民主与法治才能保证长效、可持续发展。  近代以降,史官逐渐被记者所代替,很多新闻人主观上并无这样的自觉,客观上却以自己的笔记录了亲历亲闻的历史。记者...

    时间:06-04
  • 《今天》惦念昨天

      昨天不是因为它被承认而有意义,恰恰是因为它本身含藏丰厚而有意义。  1978年,《今天》杂志诞生。我不确知时隔三十年,我们是否清晰《今天》的意义。在当下缅怀抑或悼念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氛围的情绪下,很有...

    时间:06-04
  • 理想主义的趋势

      世人谓我尖锐,许多人以为我的尖刀是戳向他人,戳向我的敌人,但其实,同时也戳向自己,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敌人。  上了一学期日本文学,想想,必须给学生放一部片子:《华之乱》。片子很长,时间少,为了放它,...

    时间:06-04
  • 一部有关遮蔽的故事

      “三寸金莲”,一个听似无比美妙的词,然而封建时代的妇女却受尽其害,也因此,缠足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一大陋习。  对于21世纪的年轻读者来说,“缠足”是一个久远而陌生的故事。对于历史学...

    时间:06-04
  • “失落童年”的产物

      在一个人的孩提时代,总有那么一个时刻:大门敞开了,前途随之踏进了门槛。  当《布赖顿棒糖》出版的时候,格雷厄姆·格林的好友、作家伊夫林·沃评这样论说,本书“所刻画的彻底堕落的年轻人...

    时间:06-04
  • 揭秘雷曼破产之因

      对于很多人来说,雷曼兄弟并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归属,他们分享雷曼的光荣,雷曼寄托了他们的梦想,在别了雷曼兄弟后,那些光荣和梦想又何去何从?  2008年的世界头等大事便是次贷危机引发的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

    时间:06-04
  • 小官阶,大制度

      一本给一般读者的关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官阶与政治制度演化的普及性读本。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阎步克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官阶制度的研究,可...

    时间:06-04
  • 将军性格与战争的关系

      违背战争的规律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缺失战争需要的性格是军队的缺陷,我们决不希望当战争打响之时,当将士血洒疆场,才去做早就应该做好的工作。  美国人斯坦利·赫什森所著的《一个军人的一生·...

    时间:06-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