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欧美社会后,他把名字由原来的索拉什(Shorosh)改为索罗斯(Soros)。
证伪主义是波普尔提出的科学观: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不过是某种猜想或假设,其中必然潜藏着错误,即使它能够暂时逃脱实验的检验,但终有一天会暴露出来,从而遭到实验的反驳或“证伪”。科学就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地提出猜想、发现错误而遭到否证、再提出新的猜想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科学也包含错误,要经受经验的检验,这不是科学的缺点,而恰恰是它的优点,是其力量所在。波普尔认为,“可证伪性”正是科学之为科学的标志,宗教神学和一切形而上学都不具备这一特点。
按照这一推论,科学理论是无法得到证实的,必须被当作假说去接受证伪,只要它未被证伪,那就可认为其真实。索罗斯在金融领域正是这样不断地用“证伪”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经常立足于在事物的另一面来观察:它是真实的吗?我能提出相反的证据吗?
索罗斯开始从事套利交易后,他从变化多端的金融市场中总结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规律。在索罗斯看来,自然现象有着较为清晰的因果逻辑关系,但在有人参与的社会活动中,人的自身就成为影响过程的因素之一,因此无法用简单的归纳推理得出结论。投机市场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据此索罗斯提出了他的反身性理论。所谓反身性,是指参与者的思想和他们所参与的事物都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二者之间不但相互作用,而且相互决定,不存在任何对称或对应。反身性在观察者和实际事态之间形成了一种双向反馈,任何观察者在“观察”的同时实际上已经置身实际事态之中。就好像量子物理学中的“测不准原理”所描述的一样,观察者在“观察”这一行为发生的同时,实际上就对被观察的事物发生了影响,得到的结论自然也和自己置身其中有关。索罗斯把自己操控的基金命名为“量子基金”就和这一理论有关。
索罗斯指出,不确定性现象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新现象,本来就根植于常理之中。而“人类事务的有些方面仍未有正确的解释,但原因不是因为反射观念才刚刚被发现,而是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竟刻意把这一概念隐瞒起来”。针对不确定性重要意义,他还明确指出,“真实价值不确定的陈述不但不是没有意义,而且还比真实价值可以确定的陈述重要。后者构成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真面目。但前者表达了我们与生俱来的不完美的理解,却可以帮助我们形塑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世界。”当然,不确定性观念的深刻意义,在于引起人们对真理的重新评估,而不是对真理的否定。
索罗斯认为,在人类活动的政治、经济、历史等领域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反身性的关联。从反身性理论出发来看经济学中的有效市场与均衡理论,就会发现其中隐含了巨大的“测不准”。供应与需求曲线的交叉只不过是对一个被设定了条件的理想状态进行的抽象概括,当遭遇供应或需求极度萎缩甚至停顿时,建立在传统经济学基础上的所有模型都会失效。经济学中的经典理论也像牛顿力学一样,受到了适用范围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在经历了1998年长期资本有限公司破产、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最近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后,索罗斯的理论使我们无法回避。据此,金融市场的走势并不会趋向公认的均衡状态,而是遵循一个单向的过程。尽管市场的走势图有时候看起来是存在重复的,但实际的过程却是不确定且惟一的。索罗斯的交易思想不仅跨越了传统的价值投资和技术分析,也和华尔街乃至整个经济学界汗牛充栋的数量模型精英们有所不同。
索罗斯说:“经济历史是由一幕幕的插曲和故事构成,他们是奠基于谎言而不是真理,这代表赚钱的机会,我们只需要判断前提是错误的,在虚假的趋势被戳穿以前及时脱身。”现实世界中无论是社会制度还是经济安排,大多建立在一些错误的知识基础之上,就像哈耶克通过纯计划经济的演变推论出极权主义一样,目前的制度或安排总会导致灾难发生,这种易错性无法回避,迟早会降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寻找它的蛛丝马迹,自我确认后奋力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