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不少人却“春眠不觉晓”,出现困倦乏力、眼涩头晕、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等症状,即医学上所说的“春困症”。如何解春困呢?
大多数上班族习惯在午饭后趴在桌子上午睡。半个小时醒来后,经常感到手臂麻痹、视线模糊,颈椎酸痛。骨科医生指出,趴着睡觉时,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颈后部肌肉和韧带易受牵拉劳损。
相对趴在桌上午睡,趁着坐车时打盹则受到大多数人的偏爱。但车上打盹,则更让颈椎处于危险的境界。这是由于在车上打盹时,人的脖子缺乏支撑,全靠肌腱的牵拉来保持姿势。由于在睡眠状态下颈椎比较脆弱,一个急刹车就会让颈椎受到损伤、错位,甚至还可能损伤神经。
“午睡时,可带个气囊颈围,或是选择一个高度合适的枕头,防止不良姿势对颈椎的伤害。在车上打盹时,也需选择一个支撑。”专家建议,注意坐姿与睡眠姿势,能有效防治颈椎疾患。也可趁着春季到郊外放放风筝,不仅可缓解疲劳,舒展筋骨,最重要的是,放风筝的过程中,需极目远眺,对颈椎有极大益处。
不少人会以为多睡点就不困了,事实并非如此。专家认为,过多睡眠有可能降低大脑皮层兴奋性,使之处于抑制状态,人会变得更加昏昏欲睡。“调节正常起居作息对解春困是有一定帮助,但要讲科学。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规律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
缓解春困,首先得跟着自然界的戒律做调整,春季万物繁殖发芽,多到阳光足、绿叶多的地方运动,呼吸新鲜空气,去感受这种勃勃生机。多做做轻柔舒缓的户外活动,如游园、踏青、登山慢跑、韵律操等等,这样不仅能怡情养性,还能使气血通畅,减少春困及疾病的发生,但也别过量、过激。
另外,睡前可做一些放松运动,帮你从白天的高压工作中解脱出来,如洗个热水澡、听听舒缓音乐、闭目冥思、喝杯热牛奶等,但睡前不宜在床上看书、上网;睡前2—3小时就不要再进食,也最好别运动了。(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