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家庭医生

注射胰岛素,没那么可怕

注射胰岛素,没那么可怕

2014-05-05 09:16:00

来源:扬子晚报

    听到胰岛素这个词时,很多人出现在脑海中的往往是巨大的针头,或是胰岛素使用者最担心的低血糖现象。这也导致,临床上很多人因为惧怕不敢使用胰岛素。美国《福克斯新闻网》近日刊文,对用胰岛素的一些认识误区进行了总结。

    误区1:糖尿病患者总是需要胰岛素。

    不一定。1型糖尿病患者(约占到糖尿病患者总数的5%~10%)确实需要胰岛素来控制病情,而对于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则可能不需要用。

    误区2:使用胰岛素意味着病人控糖失败了。

    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糖尿病临床试验部门主任吉尔·克兰德尔博士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很多患者严格遵循饮食、锻炼和减轻体重的控糖方案,但仍然需要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中也有相当大比例的人会使用胰岛素,但医学界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失败。

    误区3:注射胰岛素会感到疼痛。

    克兰德尔博士说:“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如今使用的小巧细致的针头会让胰岛素注射接近无痛状态。”实际上,大部分病人会觉得用于测量血糖水平的手指刺痛,其痛感要强于胰岛素注射。此外,注射胰岛素并不需要大针头注射器。目前,市面上有多种类型的笔式注射器,允许病人对胰岛素的剂量进行控制,选择一个细小的针头通常不会有强烈的痛感。

    误区4:胰岛素会造成危险的低血糖。

    有这种可能性,但并不一定。2型糖尿病患者比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低血糖的风险要低些。长时间发作的低血糖会导致意识丧失或昏迷。然而,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能很容易地识别出这种症状,包括焦虑、双手颤抖、出汗和有吃东西的欲望。此时,吃一点糖或喝杯果汁能迅速缓解低血糖的症状。

    误区5:胰岛素得一直使用下去。

    不一定。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会暂时需要胰岛素,如怀孕期间患上了糖尿病。而有些成功减重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发现他们不再需要胰岛素了。是否需要胰岛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糖尿病对胰腺的胰岛素生成细胞造成了多大程度的损害。

    误区6:注射胰岛素的过程很艰难。

    注射胰岛素时需要笨重而明显的医学器械和难以操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如今,胰岛素可以制成笔式注射器的形式,便于随身携带,也无需冷藏,通常每日只需注射一次,比原来方便多了。

    误区7:口服药物的效果要优于胰岛素。

    目前,使用口服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相当不错。很多患者通过口服降糖药控糖多年,药效安全,如二甲双胍等。然而,口服药物并不适合所有糖尿病患者。克兰德尔说:“对于某些患者来说,自身胰腺功能不能合成胰岛素,只有选择外源性胰岛素。对于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无法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加用基础胰岛素,也能有效控制血糖及减少并发症。”

    误区8:注射胰岛素会成瘾。

    绝无可能。从严格意义上讲,胰岛素并不是化学药物,而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生理激素。事实上,每个人都离不开胰岛素,如果没有胰岛素,机体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生命也就无以维系。糖尿病就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至于有些糖尿病人用上胰岛素以后停不下来,完全是病情所需,而绝非是胰岛素成瘾。

    误区9:2型糖尿病患者无法生成胰岛素。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实际上可能会生成高于正常水平的胰岛素,这种疾病被称为高胰岛素血症。这是因为2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这种疾病是人体丧失了对胰岛素这种激素做出正常反应的能力。注射胰岛素有助于克服胰岛素抵抗,而且它可以替代胰岛素的天然生成过程,而这一自然过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化。

    误区10:注射胰岛素意味着糖尿病的病情严重了。

    糖尿病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无论患者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治疗。这个疾病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即在患病初期,病人会没什么感觉;而实际上,长期高血糖会对身体产生严重毒害作用,损伤心脏、肾脏、眼睛和神经等重要脏器。及早接受胰岛素治疗还能避免并发症发作,让口服药物更好地起效,延长药效的持续时间。

    误区11:使用胰岛素需要每日注射多次。

    不全是。患者可以尝试每日注射一次的长效胰岛素,可提供24小时的基础胰岛素分泌。如果病人的餐后血糖水平仍然太高,这时候就需要在每餐之前注射胰岛素了。

    赵鹏程

  • 相关阅读
  • 江浙沪成我国哮喘发病重灾区

    记者昨从江苏省医学会在南京市胸科医院进行的义诊活动现场获悉,因空气环境恶化,我国哮喘发病率达2.1%,其中,江、浙、沪地区是重灾区。...

    时间:05-05
  • 北京朝阳医院医联体吸纳燕郊医院

    今天,朝阳医院派出13个科室的专家入驻河北燕达国际医院(以下简称燕达医院),这标志着朝阳医院医联体首次吸纳河北燕郊地区的医院,走出京津冀医疗一体化的重要一步。...

    时间:05-05
  • 胰岛素过量7步对策 在家中即可处置

    胰岛素是降血糖的利器,然而胰岛素过量则可能引起可怕的低血糖。如果糖友未发生昏厥或自己可以动手的话,不妨采取以下措施:  1.测血糖。如果糖友已发生迷糊或昏厥,那么家人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在给患者饮用甜果汁的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时间:05-05
  • 四种情况得切扁桃体:过度肥大 反复急性发作

    24岁的小张从小到大扁桃体经常发炎,总在睡觉醒来时嗓子异常疼痛。扁桃体是咽淋巴循环的一部分,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帮助机体消灭细菌等入侵者。儿童会出现扁桃体生理性肥大,没有咽痛、发热等症状,不伴有吞咽、呼吸障碍,亦无睡眠障碍。...

    时间:05-05
  • 甲状腺出问题 压力大是诱因

    目前,甲状腺癌正在悄然成为一种高发癌。甲状腺被喻为身体的发动机,控制着人体的代谢活动,但同时容易发生多种疾病,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亢、乔本氏甲状腺炎(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疾病。即使病情发展到中晚期也不要轻言放弃,因为大多数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都比较好。...

    时间:05-05
  • 老年人多重用药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常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长期服药,用药繁杂,是不合理用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所谓不适当用药,是指使用的该药物较容易造成药物不良反应,而严重的不良反应是造成老年患者住院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

    时间:05-05
  • 人体细胞没有“七年之痒” 感情有变与之无关

    细胞的正常代谢,不会让你变成一个不同的人。“细胞每三个月替换一次”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全身细胞七年一换的理论,是没有证据可以支持的。让人产生“今非昔比”、“物是人非”感受的,并非细胞的新陈代谢,而是大脑中神经细胞的突触连接——突触连接的数目和连接强度决定了我们的感官思维记忆,也决定了我们对新信息的接收、保存能力。...

    时间:05-05
  • 这些止咳妙招没那么神,别转了

    孩子反复咳嗽,有的家长可能带着他们四处求医,还有的家长会寻找各种偏方,尝试给孩子用。点评:罗汉果确实有润喉效果,如果是单纯因为咽炎引起的轻微咳嗽,成人喝点可能可以缓解咳嗽,但不建议给患儿喝。...

    时间:05-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