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家庭医生

老年人多重用药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多重用药的注意事项

2014-05-05 09:11:00

来源:扬子晚报

    老年人常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长期服药,用药繁杂,是不合理用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解放军第454医院老年医学科宋长城主任说,不合理用药表现为超剂量用药、给药不足、服药依从性差等。多重用药是指患者服用5种及以上的药物。老年人多重用药的比率在许多国家均很高,其中不适当用药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谓不适当用药,是指使用的该药物较容易造成药物不良反应,而严重的不良反应是造成老年患者住院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

    多重用药可造成严重后果。(1)产生药物中毒或药物不良反应。老年患者即使应用一两种药物,由于他们体内各脏器储备能力减弱,对药物的应激反应变得脆弱,药物的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安全范围小,加之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使药物代谢和排泄发生改变,极易导致药物蓄积,从而引起不良反应。(2)极易引发老年谵言。老年患者多重用药容易引起意识混乱,进而导致谵妄的发生。(3)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多重用药增加了老年患者的医疗费用,老年人的住院率、病死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

    给老年人处方的基本原则是低起点,慢步伐,即低剂量开始,缓慢调整剂量。老年患者药物原则标准:(1)疗效确切;(2)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3)药物-药物及药物-食物相互作用少;(4)用药方便,每日1-2次;(5)合适的规格和剂型;(6)合适的价格。老年人用药需把安全性放在首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肝肾毒性较大的药物、如地高辛、万古霉素、胺碘酮等,应严格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给药剂量和频次。另外,为了减少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同时用药以不超过5种为宜。

    许静文 整理

  • 相关阅读
  • 江浙沪成我国哮喘发病重灾区

    记者昨从江苏省医学会在南京市胸科医院进行的义诊活动现场获悉,因空气环境恶化,我国哮喘发病率达2.1%,其中,江、浙、沪地区是重灾区。...

    时间:05-05
  • 北京朝阳医院医联体吸纳燕郊医院

    今天,朝阳医院派出13个科室的专家入驻河北燕达国际医院(以下简称燕达医院),这标志着朝阳医院医联体首次吸纳河北燕郊地区的医院,走出京津冀医疗一体化的重要一步。...

    时间:05-05
  • 胰岛素过量7步对策 在家中即可处置

    胰岛素是降血糖的利器,然而胰岛素过量则可能引起可怕的低血糖。如果糖友未发生昏厥或自己可以动手的话,不妨采取以下措施:  1.测血糖。如果糖友已发生迷糊或昏厥,那么家人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在给患者饮用甜果汁的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时间:05-05
  • 注射胰岛素,没那么可怕

    听到胰岛素这个词时,很多人出现在脑海中的往往是巨大的针头,或是胰岛素使用者最担心的低血糖现象。对于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无法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加用基础胰岛素,也能有效控制血糖及减少并发症。误区9:2型糖尿病患者无法生成胰岛素。...

    时间:05-05
  • 四种情况得切扁桃体:过度肥大 反复急性发作

    24岁的小张从小到大扁桃体经常发炎,总在睡觉醒来时嗓子异常疼痛。扁桃体是咽淋巴循环的一部分,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帮助机体消灭细菌等入侵者。儿童会出现扁桃体生理性肥大,没有咽痛、发热等症状,不伴有吞咽、呼吸障碍,亦无睡眠障碍。...

    时间:05-05
  • 甲状腺出问题 压力大是诱因

    目前,甲状腺癌正在悄然成为一种高发癌。甲状腺被喻为身体的发动机,控制着人体的代谢活动,但同时容易发生多种疾病,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亢、乔本氏甲状腺炎(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疾病。即使病情发展到中晚期也不要轻言放弃,因为大多数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都比较好。...

    时间:05-05
  • 人体细胞没有“七年之痒” 感情有变与之无关

    细胞的正常代谢,不会让你变成一个不同的人。“细胞每三个月替换一次”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全身细胞七年一换的理论,是没有证据可以支持的。让人产生“今非昔比”、“物是人非”感受的,并非细胞的新陈代谢,而是大脑中神经细胞的突触连接——突触连接的数目和连接强度决定了我们的感官思维记忆,也决定了我们对新信息的接收、保存能力。...

    时间:05-05
  • 这些止咳妙招没那么神,别转了

    孩子反复咳嗽,有的家长可能带着他们四处求医,还有的家长会寻找各种偏方,尝试给孩子用。点评:罗汉果确实有润喉效果,如果是单纯因为咽炎引起的轻微咳嗽,成人喝点可能可以缓解咳嗽,但不建议给患儿喝。...

    时间:05-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