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心理探索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

2013-03-28 17:13:25

  美国学者坎布斯(A.Wbs)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的4种特质:

  1.积极的自我观念。能悦纳自己,接受自己,也能为他人所悦纳,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面对和处理好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尽管有时也可能会觉得不顺心,也并非总为他人所喜爱。但是肯定的积极的自我观念总是占优势的。

  2.恰当地认同他人。能认可别人的存在和重要性,即能认同别人而不依赖或强求别人,能体验自己在许多方面和大家都是相同的、相通的,能和别人分享爱和恨、乐与忧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并且不会因此而失去自我,仍保持着自我的独立性。

  3.面对和接受现实。能面对和接受现实,而不论其是好是坏或对自己有利或不利,即使现实不符合自己的希望与信念,也能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去面对和接受现实的考验。能够多方面寻求信息,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正确把握事实的真相,相信自己的力量,随时接受挑战。

  4.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利用。能对自己、周围的事物、人物及环境有较清楚的知觉,不会迷惑和彷徨,在自己的主观经验世界里,储存着各种可资利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并能随时提取使用。善于发现和利用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同时也能借鉴和学习别人的长处、优点,以此来解决自身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增进自己行为的有效性,并且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知识库。

  国内的著名心理学家王登峰等根据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归纳总结,较为详细地提出了有关心理健康的几条指标: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都能做到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的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会面临的心理危机。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他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的集体中能融为一体,乐群性强,既能在与挚友团聚之时共享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自别于集体,与周围的环境和人们格格不入。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他能把工作的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存贮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4.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改变现实。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他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尤人,因而无法适应现实环境。

  • 相关阅读
  • 友情还是爱情? 教育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教育部日前下发了修订后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组织评选出了包括北京市海淀区在内的首批20个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这是十年来教育部对此纲要的首次修订。  《纲要》...

    时间:12-27
  • 尚未破解的人类心理健康谜团

      1、面红:  达尔文曾绞尽脑汁也无法解释为何进化令我们说谎时会面红,露出破绽。另外,生物多数的身体机制都是对它们有利的,但把尴尬的感觉形诸脸上,既不能够在社交时使对方舒服、不能够产生任何性吸引力,所...

    时间:12-25
  • 心理健康:心情不佳看悲剧电影能疗伤

      核心提示:据美国“健康日”网站报道,《传播研究》杂志刊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看悲伤的电影能让人更快乐,原因是悲伤电影能让观众想到自己和周围的人,进而改善情绪。   约会的...

    时间:12-11
  • 焦虑障碍高发 北大教授吁重视青年人群心理健康

    学生焦虑障碍高发 从中学生到大学生  如何摆脱角色转换焦虑  金秋九月,高校新生和职场新人如何面对全新的环境?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王向群教授呼吁:“一定要重视青年人群的心理健康。高校新生、...

    时间:10-16
  • 竹林关中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本网讯 (全永锋)丹凤县竹林关中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期,学校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全方位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更新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构筑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05-31
  • 男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你了解几个?

    对于健康而言,不仅是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理健康。男人作为现如今支撑家庭与社会的主体,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了解过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

    时间:03-29
  • 镇安二中关注留守学生心理健康

      本网讯(杨建东)镇安二中结合自身生源来自边远山区、大多学生父母在外务工的留守学生现状,依托学校心理咨询室加强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赢得留守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镇安二中抽调有经验的老师,由副校长王...

    时间:03-22
  • 中国举办首届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论坛

      据中新社北京8月5日电 主题为“灾害创伤与心理援助”的中国首届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论坛5日在北京开坛,旨在增强机构和个人心理援助专业能力,致力于全面推动中国全国心理援助体系建设,以保障灾后心理...

    时间:08-06
  • 商南县富水初中开展“睁开慧眼看网络”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本网讯(吴峰 汪治)为减少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使学生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让网络逐步成为他们成长中的好朋友,近日(4月12日),商南县富水镇初级中学团委利用团队活动时间组织本校七、八年级学生开展了“睁...

    时间:04-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