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育儿秘笈

非哺乳期也会得乳腺炎 错误饮食是复发主因

2015-04-29 16:41:36 来源:39健康网

   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科王颀教授

 
  居住在广东东莞的湖南籍张女士在两个月前左乳被发现有10×8cm的巨大肿块,不久后又出现乳房皮肤大面积破溃,迁延不愈,辗转于多个医院都被诊断为晚期乳腺癌,医生甚至建议她切除全乳。张女士在绝望中接受了左乳肿块的穿刺活检,结果为慢性炎症,惊喜之中,张女士开始了长达几周的抗生素治疗,但令人失望的是,左乳肿块继续长大至15cm,皮肤破溃也越来越大了,占据了大部分乳房并伴有白色分泌物。当地医院见张女士的疾病在治疗中仍有进展,便将她转诊到广东妇幼保健院。省妇幼乳腺科王颀教授随即为张女士完善了相关检查,在重新进行左乳肿块粗针穿刺活检、血清泌乳素检查及分泌物细菌培养等必要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左乳肉芽肿性乳腺炎。在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及降低泌乳素等相关治疗后,张女士左乳巨大破溃面已明显收敛缩小了,肿块也明显缩小变软。8周过后,原本占据张女士大部分乳房的破溃皮肤完全闭合了,肿块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慢性炎性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身心受创
 
  我们知道,哺乳期的女性可因乳汁淤积不畅而容易出现乳腺炎,而肉芽肿性乳腺炎,却是一种常见于非哺乳期的乳腺炎症,它是发生在女性非哺乳期的病原学证据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在临床中我们发现,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病率呈逐步增高趋势,而且在治疗上也很是曲折。由于该疾病容易反复发作,不少患者因此而切除了乳房,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随着精确医学的开展,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治模式也变得更加完善了,原本只能切除全乳的病变,如今经过药物治疗,也可达到既治愈疾病又保障乳房外形的效果。
 
  作为国内首位开展系统性分类诊治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医生,自1998年起,王颀教授就带领团队,为近千例来自广东、湖南、湖北、云南、江西、福建、四川、新疆、河南、内蒙古等全国各地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解除了烦扰。据王颀教授介绍,肉芽肿性乳腺炎非常容易与乳腺癌、乳腺结核、乳腺导管周围炎等疾病混淆,所以治疗前一定要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在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时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微生物学和病理组织学等多学科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治疗前首先应做空芯针穿刺组织学病理检查,这是肉芽肿性乳腺炎诊断的主要方式和依据,也是鉴别炎性乳腺癌的重要方法。
 
  当出现以下几个乳腺方面的问题时,应高度警惕肉芽肿性乳腺炎:①乳房出现肿块,尤其是伴红肿、脓肿伴溃疡表现的非哺乳期女性;②同时具备白细胞升高、血沉快或CRP升高以及影像学特征者;③活检提示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特征性改变且能排除乳腺结核和炎性乳腺癌以及乳腺导管周围炎。
 
  激素治疗是治标,为手术治疗治本奠定基础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治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明确原则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精细化的治疗方案,我们称之为分类治疗”,王颀教授说,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建立在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
 
  其中,类固醇激素治疗是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治疗中的基础及最重要的部分。患者先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甲基泼尼松治疗两周后观察疗效,如果效果明显,则减量再服用两周,继续有效则再减量继续服用两周,期间若病变缩小并稳定到2cm左右时,便可行病灶扩大切除术,手术后再缓慢减量至停药。治疗同时需注意控制饮食,注意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并作相应处理。而脓肿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急性炎症部分患者有细菌感染,应做个细菌培养,根据药敏再应用抗生素和其他抗感染治疗。无法开展药敏实验者,可选择阿莫西林临床试验性治疗。待炎症消退后,有基础病变者需先参照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用药原则进行类固醇激素治疗。

编辑:冀柯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