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手术会变成傻子,那我还怎么教书?不能教书,还不如死了的好。”她苦苦哀求医生,“不用怕风险,这是我自愿的,还有那么多学生等着我,我不能变傻,我还要回到学校。”
谁能拗得过豁出命去的郭玉梅?虽然风险之大前所未有,医生还是答应了她的手术请求。
1%的生存可能。作出生死抉择之后的郭玉梅并没有立即手术,因为她还有一个心愿未了:专科毕业的她做梦都想成为一名有本科学历的教师。2002年,她第一次开颅出院后,就报考了河北师大函授专接本考试。本来,她打算把那届学生送到中考后再报名,但她知道属于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她必须争分夺秒。3年间,在3次开颅的间隙,她已顺利考过了15门课程,再考3门就可以成为一名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了。“我必须把证书考到手。我要真不行了,你就把证书烧了让我带走……”这算是郭玉梅留给丈夫的“遗愿”。
在持续的头痛和不断的呕吐中坚持了3场考试后,郭玉梅又一次走进了手术室。这次手术从上午持续到次日凌晨,长达21个小时。手术中,她3次醒来,医生听到她无意识的低语,“学校……回去……”
尽管死亡的几率是99%,她却幸运地成为了那1%。一向坚强的郭玉梅哭了:“不是因为我的遭遇,而是因为我与死神赌赢了,生命又一次赐予了我返回讲台的机会。”
“现在郭玉梅已经连续做了5次开颅手术了。”唐山煤炭医学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朱军说,这样的病例在国内尚无报道先例,在医学上,这也是一个奇迹。
【“只有在生死边缘走过的人才能明白生命的意义,我的生命为孩子们而存在。”
——病床上,她最惦记的是学生。】
[郭玉梅日记节选〕
2010年3月18日
今天继续骑车去学校,路上突然一阵胸闷,头也一阵眩晕,前面行人的说话声很不清楚地在耳边划过,就像站在一片苍茫无人的旷野里,从远处传来不规则的回音。这与我第三次手术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相似。也是我第五次手术后第一次出现症状,难道……
每次手术,郭玉梅都选择自己走进手术室,而且从不回头。因为手术室门外的走廊里,站满了她的学生。她要自己走,用这种方式告诉孩子们“我没事”;她不敢回头,可以直面死亡的她,却不敢直面孩子们闪着泪光的眼睛。手术室门关闭的一刹那,别过身去的郭玉梅才敢哭……
郭玉梅把每一次手术的时间都选择在假期。只要能出院下床,郭玉梅就要争取回到学校:“我只盼早一分钟回到学校,我只求早一秒钟登上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