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梅日记节选〕
2010年3月29日
今天给了儿子五角零花钱,但他又想再向我要一元钱,被我拒绝了。回家后我告诉儿子:“你看到很多人帮助咱们就以为咱家有钱?可钱不是咱家的,要用这钱去帮助更困难的人。”
见过郭玉梅的人,没办法把她与癌症、开颅手术这些字眼联系起来。她很漂亮:一件白色的半袖风衣,绣着荷花的围巾轻垂在胸前,自来卷长发曾惹人艳羡,开颅手术时头发剃光后她又选了更“前卫”的假发戴上;她很开朗:笑容永远挂在脸上。谈到病情,她会说:“手术做了多好,我一只眼睛不会流泪了,省得哭。”她还说,“我的眼睛近视度数手术后小了,这是开颅手术的新功能。”
“你们试试,你们都来试试。”郭玉梅常让同事们试戴她的假发,“还真是漂亮啊。”大家用手机相互拍照。命悬一线的郭玉梅,用从心底透出来的乐呵劲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就好像这瘤子没长在她身上。”教师张洪艳说,“看到玉梅,觉得再难的事都不算啥。”
不幸的郭玉梅总能将幸福的种子播撒在别人的心里。郭玉梅是政治课教师,原本枯燥的课程,在岔河镇中学却是出了名的受学生欢迎。学生说:“郭老师的课不用背就能记住。”郭玉梅的政治课像表演课:每节课前都有专门的“故事时间”,朗诵、唱歌,甚至话剧都会搬上讲台。郭玉梅的学生都是“优秀生”:那双大眼睛能敏锐地捕捉到每一个学生细微的优点,那张嘴总能把训诫的话语说得如春风般悦耳动听。
许多生病学生的额头上还留着郭玉梅试温时手掌的温暖,许多“捣蛋生”的日记里都写满郭玉梅“哥们姐们”式的语句。“我要用爱心和微笑温暖每一个学生,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用爱心和微笑去温暖世界!”
郭玉梅把全部的爱给了周围每一个人,但她却总觉得欠着还不清的“爱心账”:“前两次做手术时还没有医疗保险,全镇教师给我捐款9000元。”“每次做手术,全校的教师和许多学生都会去医院看我,给大家添了麻烦。”
每次做手术后,郭玉梅都坚决要求不使用镇痛泵。她告诉医生,使用过多麻醉剂会伤害脑子影响以后教课。其实,郭玉梅是心疼:“一个镇痛泵要好几百块钱。”第五次手术后,郭玉梅再未服用过任何抗癌药物。丈夫用萝卜、菜叶熬成的“蔬菜汤”是她唯一的保命药。其实,她也曾喝过中药,可一个月得花一两千元……
没人知道,吝啬到不肯为最疼爱的儿子买一个炸鸡排的郭玉梅,时至今日还在资助着两个家庭贫困的学生。按照郭玉梅的要求,记者不便详细记述,但记者从郭玉梅的丈夫刘方红处得知,仅医疗费家中就花费了20多万元。本无储蓄的清贫之家早已债台高筑,给困难学生数额不菲的资助金来源于社会给郭玉梅的捐助,那是她本该留着的救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