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顷刻间,美丽的高原古镇化为一片废墟……
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经过这场劫难的洗礼,4排与学校同龄的平房宿舍楼顷刻坍塌,一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教学楼塌了一半,另两栋建于2000年后的教学楼建筑状况略好,但也成为危房。然而,全校近900名师生却安然无恙,创造了“在校师生零死亡”的奇迹。
奇迹并非出于偶然——校长布周才仁,这个坚毅的康巴汉子自汶川地震之后为学校防震减灾所做的一切工作,终于在剧烈的地震中,保护了近900条鲜活的生命。
防震,源于汶川之后的忧虑
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布周才仁的脑海里,时刻紧绷着一根防震的弦儿,以至于每半个月他都要组织一次防震演练。
这样高频率的防震演练,惹出了不少争议。学生们倒是对这种新鲜事物满心欢喜,但一些老师认为他是“搞形式”、“瞎折腾”,一些家长更是恼火地大骂:“整天搞这些不吉利的事情!”……总之,大家都不愿意浪费时间和气力在“没谱儿”的事情上。
这次,布周才仁没有“从善如流”,反而倔强地将防震演练一如既往地进行下来。
学校一栋今年3月份刚刚投入使用的4层教学楼,除正门之外,楼房两侧各有一道铁门,平时并不上锁。有些顽皮的学生会偷偷溜到铁门外大小便、抽烟,甚至从铁门溜出去逃课。久而久之,老师们管不住了,纷纷要求校长下令用空心砖垒墙把两道铁门彻底堵住,却都被布周才仁坚决否定了。
“这两道门是重要的逃生出口啊。”布周才仁劝说老师要加强学生监管,但坚决反对堵住那两道逃生之门,并下令不准上锁。地震来袭时,不少学生就是从这两道门中“死里逃生”。
有些男学生很调皮,把教学楼里悬挂“紧急出口”牌子的铁杆当作锻炼臂力的工具,一来二去扯坏了不少“紧急出口”牌子。但是,只要发现牌子被扯掉了,布周才仁会马上让工人换上新的。从教学楼投入使用到地震发生时,“紧急出口”牌子已经换了3个。
为了让师生们重视防震工作,布周才仁自费去都江堰旅游时,还不忘带回来几盘汶川地震纪念光碟播放给学生看。他说,只有让学生们看到地震惨烈的景象,才能真正让他们明白防震演练的重要性。
地震来袭,关键时刻守护生命
布周才仁的功夫没有白费,近两年防震工作的开展,让全校上下有了忧患意识。4月14日,当5时40分第一波较轻地震来袭时,值班副校长严力多德和4名值班老师便再也睡不着,分头把熟睡的学生们从温暖的被窝里硬生生地拽了出来,安排孩子们一律在操场上读书。
学生们回去取了书,席地而坐。不一会儿,琅琅书声在这个特别的清晨响起,不久走读学生陆续来到了学校,却也被禁止进入教室。到了7点半,3栋教学楼和4排宿舍之间的空地上,黑压压地坐满了学生。
只有初三年级一些学生因备战中考,在教室里温课。
7时49分,大地再次咆哮,7.1级剧烈地震来袭。
当时,初三(4)班班长多杰才让的身体随着大地的震撼剧烈晃动,“感觉像在飘”。
“不好!地震了!”多杰才让大喊。刹那间教室门被挤压变形,门框上的玻璃窗在强大的挤压力下整体破碎。多杰才让猛然想起老师在逃生演练时讲的话:门被挤压变形时,千万不能强行用力推、拉门,于是他组织同学们一个一个、小心翼翼地从玻璃破碎形成的小窗口爬了出去,安然无恙地离开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