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看家庭
虎父为儿子铺的路为何越走越难?
核心提示:很多人认为,事业成功的父母会为孩子搭建比较好的成长平台,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却忽略了这种平台本身就缩小了孩子成长的空间,提高了他们获得成功的难度。孩子会认为,无论自己多么努力,所收获的成果与父母的巨大成就相比都会显得“太小”。
如果父母能够意识到这些,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拥有的优势,并知道如何借势发展,他们之间就会形成良性的互动。如果父母不切实际地以高标准要求孩子,则会让他们处于焦虑之中,形成低自我价值,最终以放弃成长对抗父母带来的成长压力。
儿子的问题成了家里的痛点
心航路的接线老师对刘子蝉的印象特别深刻。她在预约电话中反复说,自己和老公在事业上很有成就,儿子王奇(化名)却没有遗传他俩的任何优秀品质。她怀疑这孩子在妇产医院抱错了。如果去做亲子鉴定,会不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一旦确认抱错了,如何与医院交涉?又通过什么途径找回自己的亲生儿子?
接线老师问她,是否咨询过医学和法律相关的人士?刘子蝉说这一切必须在咨询后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她恳请马上替她预约咨询。
与刘子蝉第一次见面,我发现这是一位端庄秀丽的女士,寒暄间流露出干练。但转入主题后,她马上变得焦虑、主观、缺乏层次感。
“我老公出身贫寒,通过个人奋斗,现在是一家企业的董事长,我自己的公司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可儿子王奇根本不随我们……”刘子蝉介绍说,王奇从小就很萎靡,整天耷拉着脑袋,闷不作声。他的“厌学”好像是与生俱来的,在普通中学成绩也永远排在最后。进入青春期,情绪极不稳定,经常乱发脾气、摔砸物品、玩游戏,有的时候晚上玩得太晚,第二天就旷课。
刘子蝉将咨询安排在“亲子鉴定”之前,已经充分表明,她内心其实很清楚儿子的身世。每个人人格的形成与先天遗传、后天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关,当一个母亲不满意孩子到了怀疑血缘关系时,我能感受到这种无助,她希望用外在的借口来推卸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刘子蝉告诉我,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别人提及孩子,她就会浑身不自在,“现在中年人在社交应酬中最常见的话题就是孩子,我觉得人家的孩子都有闪光点,可是一想起王奇,我的情绪马上就低落下来,甚至猜测别人存心让我难堪……”刘子蝉曾多次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应酬时中途离场。
最近,压力更是从四面八方向她袭来,她有种窒息的感觉。王奇已经三周没有去学校了,昼夜颠倒地玩游戏;老公整天唉声叹气,抱怨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上周,陪大客户吃饭时,她又因孩子话题失态,由此引发对方对她的不信任,并无期限地推迟合作……
显然,儿子王奇的行为不仅破坏了家庭气氛、夫妻感情,而且在母亲的潜意识里形成了痛点,变成了一颗随时引爆的情绪炸弹。从刘子蝉的描述中,我觉得王奇的确存在一些行为问题,但绝不至于让母亲有如此强烈的反应。是母亲避重就轻还是另有隐情?
为了让刘子蝉全面地看问题,我给她布置了一项任务,分别写出孩子的10条优点和10条缺点。刘子蝉很顺利地写出了10条缺点,却没有写出一条优点。
每个孩子都会有优点,就算别人眼中乏善可陈的孩子,母亲也能找出诸如从不挑食、长得比较白等特点。刘子蝉眼中的儿子没有优点,是比较极端的。从以往的经验看,这种极端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孩子不仅存在行为问题,而且造成了巨大的无法克服的现实困难;二是父母对孩子的期许过高,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三是父母心理健康水平过低,陷入了绝对化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