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女生安芯在义工旅行中
暨大女生毕业后不找工作去外国完成义工旅行 认为并非只有名牌大学文凭才有好的工作平台
22岁的重庆女孩安芯,毕业于暨南大学,跟大多数同龄人不同,毕业之后,她没有马上工作,也没有继续深造,而是“开了一个小差”,用一年的时间先后在马来西亚、尼泊尔、印度、泰国等国家进行义工旅行:三分之一时间旅游,三分之二时间做义工服务。
她为许多边缘群体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她进行记录、反思和分享,最近她正在全国各大高校举行分享会,广州是最后一站。
出行
靠卖摄影作品凑足路费
广州日报:义工旅行先后去了哪里?
安芯:最早是在2010年11月份,我先去到四川震后小学两个星期;2011年1月至2月,去马来西亚的餐馆做义工;然后回到广州,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做艾滋病人探访1个月,接着就毕业了。
2011年的8月,我去尼泊尔的儿童之家,10月份去印度特蕾莎修女之家,11月到第二年4月,在泰国做全职义工工作,上午给贫民窟小孩教英文,下午和孤独症、自闭症小孩做游戏,傍晚去残疾人职业学校帮忙做复健,还有去儿童之家和医院教中文。
广州日报:为什么想进行义工旅行?
安芯:两年前,我有些迷茫,仅仅是抱着好玩的心态,和一些朋友去当地的孤儿院做义工。我不是一开始就想做公益,只是一点点积累,在四川遇到一位支教八年的台湾老师后,让我有了开始义工旅行的想法。
广州日报:你个人的旅费怎么筹集?
安芯:我申请的大部分义工项目提供食宿。我把自己以前拍的一些照片在印刷厂冲印出来销售。或沿途卖出去;或找广州的朋友在淘宝店售卖;或招一些学生代理在咖啡馆、青年旅社等地方卖;第四是在一个新成立的零售网站上卖。这就凑出了一万多元,而我的实际花费不到两万元。
经验
处理好受助者关系很重要
广州日报:你拍摄了《安心之旅300天》的视频,还出版了《安心的义工旅行》这本书,现在也在各大城市大学举办讲座,为什么把很多精力放在记录和传播上?
安芯:我一直把自己定位为观察者和传播者,所以希望传播和公益相结合,让更多人关注并且参与进来。
广州日报:义工旅行的同时,怎样一边拍摄和写作?
安芯:我白天拍摄,晚上会做文字记录,从开始到现在记录的本子已经有600多页了。可能是因为学习统计精算专业,很注重总结的一个专业,所以也让我形成记录的习惯。
广州日报:接触如此多特殊人群,你有心理准备吗,此前有相关经历和知识储备去帮助你吗?
安芯:我之前没有什么相关知识储备,接触到了这个群体以后,我会条件反射地去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比如当时的孤独症儿童,我下载了非常多的英文论文,去研究这个病症是怎么出现的,发病的时候会怎么样,还有要怎么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