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史海烟云

中国古代兵役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兵役制度的演变

2013-08-15 17:55:37

  世兵

  三国鼎足之势时,处于了长期的战争状态,为适应这特殊形势,魏、蜀、吴都实施了“世兵之制”。就是凡是符合当兵条件的人,一律另编户籍,由军府专管,随时听调上前线,父子世代为兵,当时叫做“士家”、“军户”。

  府兵

  南北朝时,先由西魏创立的兵役制度。全国各地的军队,全由军府管辖,不受地方政府节制。府兵与上面所说的世兵一样,也是另立户籍,平日里训练屯垦,发生战事就去打仗。 隋、唐两朝都沿用“府兵之制”。

  募兵

  北宋王朝建立以后,改用“募兵之制”,就是让老百姓自己报名应征,合乎相关条件的,准予入伍服兵役。

  部落与旗

  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实行“部落之制”。各部落男子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都是属于兵的范围,和平环境没有战事,就在家种田放牧;一旦发生战争就出征。旗兵之制是满洲实行的兵制,以部落为单位组成“旗”,每个旗七千五百人,他们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初时只有满洲八旗,以旗的颜色为识别标志,后又增编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合为二十四旗。

  • 相关阅读
  • 全国政协军队委员提案讨论兵役制度改革问题

    去年一年,李国安委员先后提交了《关于民族戏曲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的若干问题》等多项提案。和他一样,124名全国政协军队委员积极参加全国政协和驻地省市自治区政协组织的各类视察、调研活动,出席率均在98%以上...

    时间:03-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