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史海烟云

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抗日第七后方医院

2015-05-11 08:42:36 来源:

——谨以此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医院原貌局部(资料图片)

医院原貌局部(资料图片)

医院一角(资料图片)

医院一角(资料图片)

抗日第七后方医院旧址,现为商南县高级中学

抗日第七后方医院旧址,现为商南县高级中学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江 峰)一天上午,我刚上完课在办公室坐下,校领导找到我,要求我用毛笔在宣纸上将“抗日第七后方医院旧址”十个字书写几遍。最初,我一头雾水,不明情况,随后才清楚用意。原来,我们的学校——商南县高级中学的前身是抗日第七后方医院。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世界各地、举国上下都在积极筹备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们校内有这段光荣的历史,是一部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可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教师换了一茬又一茬,学生毕业了一届又一届,现在师生几千人生活在这片旧址上,并不清楚七十年前的情况。学校决定趁着举国纪念抗战的大好机会,发掘利用这一独有的资源,为“抗日第七后方医院”树碑立传,教育师生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学习先烈,振兴中华。决策很合时宜,文化意义深远。
  当我领会领导的意图后,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了70年前。
  1938年3月,侵华日军兵分三路连续攻下徐州、开封,中原战场迅速向南向西扩大。当时有“第二陇海”之称的长坪(西安至西坪)公路,便成了通往前敌的战略干线。商南与河南的西坪搭界,是入陕的第一关。为了阻止日寇继续西犯,国民党军政部决定,将驻华县的“抗日医院”迁至商南,筹建“抗日第七后方医院”,以便就近接收医治前线运来的伤员。
  1938年9月,商南县政府接到命令,迅速责成层峰联保处抽调郅声宏、李兴发负责,选址筹建医院。最终选中县河左侧地势较高的东岗(现在高级中学所在的位置),发动群众全力以赴,用两个多月时间盖起了45间土木结构的房屋。当年8月,华县抗日医院迁到商南,“抗日第七后方医院”正式成立。从此,医院和商南人民迅速展开救死扶伤工作,汇入轰轰烈烈的抗日洪流。
  前方战斗十分惨烈,伤亡很重。伤员源源不断地运来,医院病房不足,扩建已来不及,便就近在医院周围临时占用了4座庙宇:一是东岗的祖师庙(现在林特局所在位置)的15间房子作为传染病房,二是忠臣庙(现在教体局所在位置)的19间房子作为医办室、政工室、伤员管理室和病员伙房,三是东门外的关帝庙的12间房子作为外科重病室和附设对外门诊部,四是孔庙(现在县委所在位置)的18间房子作为制剂室、手术室、化验室和官兵伙房。还占用了东门里的“逢源台”(现在广电局所在位置)的20间房子作院本部,内设院长办公室、医务长办公室、军需室、书记室、副官室、传达室和被服库。
  当时,医院按军队编制,共有185人,其中军官45人,士兵140人。医院设备还不错,大多是从德国进口的蛇牌产品,有显微镜及各种外科手术器械。药品大多为进口原料药和针剂片剂,如德国的606针、日本的914药膏、美国的盘尼西林针、s.d片等。一般常用注射药,有百分之十的葡萄糖液体、百分之零点八五的氯化钠液、氯化钠钙液和水杨酸钠液等20余种,多为医院制剂室自制的。医院骨干力量较强,少校军医以上人员多为军医专门学校毕业生,尉官多为军医训练班和军医分校毕业。五年制陆军军医学校后来改为国防医学院,总校在重庆,陕西设有第一分校。手术方面,除胸脑手术外,腹部、截肢和外伤等都能在院里操作。医院饱和时,有病床400张,可常常运来伤病员上千人,床位严重不足,只好借用民房。百姓主动腾房搭铺,配合医生,为伤员助疗煎药。一时间,商南县城无闲人,老少妇孺只要能动弹,都上了阵。伤病员大多是外地人,口音杂,伤势重。有一名飞机驾驶员,姓杨,东北人,在洛阳之战中,飞机被日寇炮火击中,应急降落在商南县普峪河的丹江河滩上,他的右手食指被炸断。医院还收治过一名姓赵的团长和一名叫魏国强的营长,其中连排长和士兵最多。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抛家弃小,舍生忘死,每一个人的事迹都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