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周亚娟)出发去马蜂沟的时候,已经是上午9点40多了。夏日的太阳总是那样慷慨激昂,尽情地向大地万物挥洒它那耀眼、炙烈的光芒。蒸笼一样的县城没有一丝的风,如风一样穿行的是我们的车子,是车上一颗颗行如逃离般的身心。县城东边的那个马蜂沟哟,你可否能带给我们一丝清凉,一番滋润,一份惊喜?
车子沿312国道东行翻过垭岭后,不一会就到了位于国道南侧的马蜂沟口。侧目望去,峰峦叠嶂、郁郁葱葱的群山之间,一条大约二百多米宽的山沟匍匐于眼前。沿着山脚的水泥路前行不远,山路拐了一个“S”形的弯,车子就由沟西的山路跃上了沟东的山路。山路越来越狭窄,路两边的树木越来越茂密。高高低低的树,你拥我挤,深深浅浅的绿,重重叠叠。“叽叽喳喳”“吱扭吱扭”的鸟叫声从林子间跌落下来,一下子叫醒人们浑沌的大脑。摇下车窗,阵阵山风迎面而来,顿感清新凉爽,惬意舒畅,不由得张开大口去吞食这滴翠流绿的空气……
“到站了!下车了!”随着司机的一声吆喝,车子停在马蜂沟农家乐的停车场。这个沙土铺垫的、能容纳十多辆车子的停车场,四周长满了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帽儿花总是开在行进的路旁,一排排,一株株,一簇簇。那一朵朵红的、白的、粉的花蕊,鲜艳夺目。那一片片绿的叶,绿的身杆儿,纤尘不染。哦,她们不就是山里的女子吗?素色绿裙,遮不住婀娜多姿;不施脂粉,却仍见粉面红唇,丽质天生。
坐在2号农家乐院子高大的梧桐树下,打量着上下十几处绿树掩映、花草簇拥的农家院落,打量着对面绿树覆盖、依地势倾斜而上的那座山脉,忽然想起那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诗句来。顺着那座山脉向南望去,才发现还有几座紧紧相连的青山环抱在一起。青山最高处,应该是这条沟的沟垴垴,也就是这条沟的最终点,是马蜂沟的天然屏障与庇护。
中午吃的饭菜是好友点的,菜是房后树上的黄叶菜,是春日山林间采回储存下来的鲜商芝,是门前栅栏上的绿豆角,地里的白土豆;鸡是山溪边散步、草丛中觅食的土鸡;肉是从自家梁上卸下来的腊肉……别看这简简单单的饭菜,却自有清香浓郁的农家味道!是啊,这清新、纯正的农家饭菜,这安静、简朴的农家小院,无一不被烙上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印签。
“无限风光在顶峰。”与其说是顶峰牵引了我们的脚步,不如说是那巨大的、流淌的、翻滚的绿俘获了我们的心。饭后,大家不顾正午天气的炎热,不谋而合地都要去登山。于是,整理行装,踏上生长着野草、野花,暴露着树根、隐现着青苔的山路,向着那青山更青处进发。
山不高,不过,山路的蜿蜒曲折,增加了它的里程,也增添了无尽的意景和情趣。转过一个弯儿,冷不丁一颗枝繁叶茂、开满白花的树生长在路边,像一把绿伞,怀揣静默与欢喜,给人以浪漫的遐想和温柔的呵护。绕过一道梁,但见青藤密布的崖壁上浸漫出道道流痕,好似离人腮边的相思泪,伤感、凄迷,充满轻轻的哀怨、淡淡的忧愁。走过一段小路,脚下是如毯的绿茵,眼前盛开出一片白色的花海,如梦似幻,轻轻地摇曳着它灵性而自由的风情。
山上林子间的树木,有高大的松柏、青岗栎、桦栎树,有笔直的箭杆杨、水杉,也有槐树、椿树、苦楝、皂荚、榆树,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树。至于山茱萸、金银花、山葡萄、五味子、山枣树那样的灌木和藤木,更是不计其数,漫山遍野。这些深绿、浅绿、墨绿的色彩,使整座山林有了一种层次感、流动感。
就在这一路歌,一路笑,一路芬芳,一路清凉,一路蝶飞蜂舞里,我们终于到达山顶。抬头仰望蓝天白云,似乎能触摸到那一片片轻柔;回首山间汹涌的浪潮,仿佛置身绿色的海洋;远眺四周起伏的群山,感怀时空的流转与世事的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