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刘丹影)从小受“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诗句的影响,早就对杭州西湖充满了幻想。今年夏初之际,当游览了苏州的园林而抵达杭州的时候,我抑制不住心中对西湖的向往。连晚上做梦都在想象着西湖这个大众情人的俊俏模样。
江南的清晨似乎要比北方醒来的早一些,带着一份许久的期盼,我们一大清早就乘旅游大巴前往西湖,不巧的是,那天却下起了密密的细雨,天空一下子变得朦朦胧胧的,让每一个游客的心也变得郁闷起来,岂不知这密密的细雨,却让我感受到了西湖的烟雨美景。来到西湖的畔上,透过重重烟雨织就的帘子,眼前的西湖似笼薄纱,如蒙轻绡,就像一幅朦朦胧胧的山水画。
我们一行乘游船荡入湖心,映入眼帘的是蒙蒙烟雨笼罩下的碧波万倾的湖水,湖水泛着绿莹莹的清幽。千万雨丝落在湖面上,溅起一个个水泡,仿佛一颗颗珍珠从水里涌出。湖畔的垂柳在蒙蒙的烟雨中随风摇曳,生发出万般柔情。
随着游船的缓缓前行,远眺湖两边的山峦,如雾似纱,笼罩着如黛的远山和雄伟的庙宇,这时的西湖犹如一个着羽裳,婀娜多姿,既有闭月羞花之容,又有沉鱼落雁之貌,优雅地静立在晨曦中,微笑着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她的丰富内涵,优美身姿,妩媚表情,让人痴迷,难怪有那么多的善男信女早早的赶来,为的是一睹她那如梦如幻的芳容。
眼看着由雨珠织成的帘子越来越密,我和许多游客早已忘记了雨淋后的寒冷,拥倚于游船的甲板上,远眺薄雾缭绕下的青山,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聆听着导游那美妙的介绍,苏堤春晓、三潭映月、花港观鱼、平湖秋月、白堤赏荷、断桥残雪……一幅幅如梦似幻的画面浮现在眼前,而每个景观都是爱情故事的滋生地,处处孕育着爱情的乐章和狂想曲。谁不向往西湖!西湖与爱情有关,与凄美相连,与唯美相牵。
依照导游小姐的指引,我远远眺望着烟雨中的断桥,仿佛看见了白娘子和许仙经历了千年的相思,经过几世轮回的寻觅与等待,千年的跋山涉水,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终于穿越时空,再次相会于断桥,情意绵绵,深情相拥的一幕。而远处雨雾下的雷峰塔,让我似乎看到压在塔下的白娘子那幽怨的目光和禁锢了千年的情思。白娘子为了爱,放弃了千年的修行,受到几世的诅咒,但她无怨无悔地爱上许仙,哪怕让自己烟消云散,燃俱成灰,也要期待来世轮回,与许仙的断桥相会。还有那一座小小的木桥,它就是“西湖三绝”之一的“长桥不长”,据说梁山伯祝英台十八里相送就发生在此桥,两人在桥上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来来回回走了十八里路。想像着千年前在这里演绎的那段“长桥不长情谊长”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我的思绪随着眼前的长桥荡漾着,心也在为梁祝的唯美爱情柔软着,这一切都在诉说着那个“断桥不断肝肠断”的凄美的故事。
在游完了湖心从游船下来后,抵不住许仙与白娘子那情意绵绵的爱情故事的吸引,利用自由活动时间,我也来到了断桥上,欲体味一下许仙当时的心境,原来天还是这样的天,雨还是这样的雨,湖还是这样的湖,桥还是这样的桥,只是人非当年的人了,即便我以怎样的缠绵与悱恻,都不会等来白娘子的青睐与光顾。这才明白,断桥并非真正断了的桥,它是文人笔下生花出来的景致。传说每当瑞雪初霁,站在宝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银装素裹,白堤横亘雪柳霜桃。断桥的石桥拱面无遮无拦,在阳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驳的桥栏,而桥的两端还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依稀可辨的石桥身似隐似现,而涵洞中的白雪濯濯生光,桥面灰褐形成反差,远远望去似断非断,故称断桥。不管断桥是真断还是假断,但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故事令世人千古传颂。
体味了一番断桥的凄美之后,我来到了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徜徉,一个人从断桥上下来,沿着湖畔慢慢前行,初夏的湖堤犹如一位姗姗来迟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花团锦簇,亭台楼阁,美不胜收。更有烟柳花桥、长堤卧坡、湖波如镜、映照倩影,那小桥流水、那曲径通幽、那奇花异草、那依依垂柳,那草坪那伞花以及那伞下的人,天体合一,无限柔情。面对着此情此景,我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任那绵绵细雨敲打着伞面,心如止水,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平静。直到导游的电话来催,我才匆匆向集合点赶来。这时的西湖更加烟雨蒙蒙,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