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于古道基础上建成的312国道北侧的阳城驿遗址上,建成了新阳城驿城堡,依托知青茶园,成为商南泉茗旅游度假园主景区。
通往闯王寨的山路,这里将建成旅客游览路。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本报记者 刘少鸿 唐淑君 左 京)
若将古驿站比喻为散落在中华古老大地上的一颗颗珠子,照亮历史璀璨的天空,那么在古阳城驿旧址上兴建的旅游胜地商南富水镇可以称得上是商于古道上的一颗新星。阳城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唐时期为避著名谏议大夫阳城的名讳,改名避贤邮,后又改为富水驿。历史上阳城驿是中原通往长安的六百里商于古道上的一个著名驿站,这里曾是无数名人墨客追求功名和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李白、白居易、韩愈、元稹等著名诗人在此留下了许多生动的故事和不朽的诗篇。同时这里也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汉刘邦曾在此筑城屯兵,时称“汉王城”;明末农民领袖李自成,曾在此厉兵秣马,娶妻生子,留下了一个传诵后世的动人故事。而如今的富水镇,携带古阳城的灵气,在现代旅游之路上先行一步,为商于古道的开发积累了宝贵的成功经验,散发着它夺目的熠熠光辉。
诗情画意阳城驿
古阳城是商于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历代文人墨客从未吝惜自己笔墨,或言志或抒怀或描情或写景,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古阳城的风貌。王维曾作《送李太守由阳城驿赴上洛》,诗云:商山包楚邓,积翠蔼沉沉。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寥寥数语,道出了古阳城的地理位置、苍茫闲适的山野风光。白居易路经阳城也曾题《宿阳城驿对月》:亲故寻回驾,妻孥未出关。凤皇池上月,送我过商山。抒发了游子在他乡的孤寂心境。此外,《富水八观》《金钟山八观》等诗作也都以优美的语言描述出了阳城驿的秀美风光。
但提到在阳城驿的留诗,绝不能绕过元稹的那首著名的《阳城驿》。唐元和五年(805)三月,元稹由东台(今河南洛阳)御史贬为江陵(今湖北江陵)士曹参军。元稹离京赴任南行经阳城驿,伫立馆前,睹驿名而思已故之人,不禁肃然起敬,感慨落泪,沉吟良久,洋洋洒洒写就这首长达800字的《阳城驿》。开篇即言:商有阳城驿,名同阳道州。阳公没已久,感我泪交流。全文对阳公正直忠信、谦恭朴素、仁慈宽厚、克己惠人的高尚节操和品行赞叹不已,甚至在结尾提到“我愿避公讳,名为避贤邮”,以建议改驿名表达其对阳公的恭敬崇拜之情。晚唐诗人杜牧过阳城驿时驿名已经变为富水驿,他作《商山富水驿》,“驿名不合轻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意在言说改驿名并不能使社会清明,不改驿名也不会影响名臣的声威。诗人工笔不同,观点各异,但是都表达对阳城的敬重褒扬,对刚正贤者的渴望,对奸佞的憎恶鞭挞,都是借题抒发诗人所仰慕的“刚直奇节”。而阳城驿也因这历史神奇的巧合得以名扬天下,更添了一笔诗情。
泉茗旅游度假园
富水位于商南县城东10公里,与河南西峡县西坪镇相邻,是陕西的东南门户。如今站在位于富水镇的商南泉茗旅游度假区南门广场,迎面可见宏伟的山门上刻有“阳城驿”三个大字。商南县委宣传部宣传干部孙传卿告诉记者,此地正是商于古道上古阳城旧址,县上成立闯王寨景区管委会,统一负责泉茗旅游度假区与闯王寨景区的开发管理工作,打造富水旅游名镇。目前政府在景区已投资6500余万元完成了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吸引社会资金上亿元参与景区建设,带动就业300余人,农家乐3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