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旅游动态

韶山行

韶山行

2014-12-04 11:03:21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吕 萍)3月24日,我随商洛市老共青团工作者协会组织的“伟人故里红色记忆——韶山行”活动,去拜谒心中的圣地。
  当团队走进韶山时,我的心就像万波奔涌,竟一时无法平静下来,眼中不禁热泪盈眶。更奇怪的是,自启程以来雨下个不停,可刚踏进韶山的土地,雨竟戛然而止,天空一片晴朗。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放轻脚步,走过鲜花点缀和翠绿铺设的路径,首先进入毛主席纪念广场,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毛主席高大伟岸的塑像和川流不息的前来拜谒瞻仰的人流。我们踏上广场正中的红色地毯,整齐地肃立在塑像前面,给毛主席敬献花篮,深深地三鞠躬,又双手合于胸前,虔诚地许下了各自的愿望,并在塑像前拍下了生平以来第一张幸福的集体照。
  听导游讲,围绕毛主席的铜像,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1993年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中央决定修建这个广场。毛主席的铜像重32吨,从南京运回来的途中,行到江西井冈山时,突然汽车熄火,司机怎么也找不出毛病,这时有细心人说,主席或许是想在井冈山住一晚吧,他老人家是从井冈山走出去的。果然,第二天司机没做任何修理,汽车又可发动了。后来,江泽民总书记亲手为主席铜像揭幕,当红绸退到主席手拿文稿的部位时,天空突然出现日月同辉的奇观,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江总书记随口而出地说:“今天确实是个好日子。”更神奇的是,这时候飞来六只蝴蝶,围绕着主席的铜像翩翩起舞,人们都说,这是为国捐躯的主席的六位亲人来陪伴主席了。当天,韶山的杜鹃花开了,那可是寒冬腊月呀!杜鹃花本应该是三四月份开的,所以,韶山的人们都说,主席的铜像是有灵性的,他老人家是真的回韶山老家了。
  这难道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巧合吗?是的,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但是命运选择了他,中国选择了他,人民选择了他,我们信仰和崇拜他。毛泽东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功绩和恩情与日月同辉,永世长存。
  广场人潮涌动,我们各自选择角度拍照完毕,才开始观赏起广场的建设和环境来。广场浩大宽敞,庄严宏伟,正前方深邃开阔,两侧青山守护。整个广场设为三级,毛主席的塑像矗立于最高处,庄重安详,神采奕奕,合抱的双手成竹在胸,深邃智慧的目光平视远方,似乎在引领和关注着中国及世界的未来。
  行程紧张,离开广场时,我们有些依恋,我和朋友雷晓东、张志芳等站在广场,为主席大声唱了一曲商洛市老年大学艺术团自创的歌曲《想念毛泽东》,唱着唱着,感动得泪水长流。之后,我们参观了毛泽东诗词碑林,其洒脱的书法和豪迈的诗风,又让我无限感慨。
  怀着急切的心情,从韶山市出发,大约半个小时,我们来到韶山冲的毛主席故居。还是上午八九点钟,这里已是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熙熙攘攘。故居坐落在半坡之上,背靠着一座满目葱绿的浅山,院落呈半包围状,如平常农家小院的布局,右边的房屋为草房。整个院落今天看似平常,但在当年却也算殷实自足。这里是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过去很偏僻,现在常年游人如织。
  我试着观察了这里的地形,只见故居面对的也是一道浅山,两山夹出的长沟,如同一条蜿蜒的蛟龙,两口水塘正好似它的眼睛,水灵清亮,注定要冲出韶山,走向全中国啊!
 

  • 相关阅读
  • 醉在苏州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余良虎)我最早知道苏州,是在中学语文课本里。记得那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的课文。老师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从此,我就一直向往苏州这个人间天堂。   真正到苏州,是两年前的秋末冬...

    时间:12-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