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在世界各地强劲消费的中国游客?不少人以“崇洋媚外”来片面地责怪游客不爱国,把原本用在境内消费的钱,白白给了外国人。人们应真正了解境外购物消费的根本缘由,而不是简单的责怪游客。
缘由之一,进口税费过高带来商品境内外价差过大。
价格直接影响市场。进口商品的价格构成一般包括生产成本、税费、流通费用和利润4部分。调查显示,欧米伽男表在中国与国外的售价差价为37%,施华洛世奇饰品价差为48%,普拉达女包价差为56%,爱他美婴儿配方奶粉价差为44%,美国某知名品牌的眼部精华霜,中国官网售价为560元人民币,美国官网售价为58美元(约合368元人民币)。可见,国外价格优势明显。巨大的价差与我国较高的进口税费密切相关。我国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种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一般而言,进口关税在6.5%—18%之间,增值税为17%,消费税则根据不同商品属性确定税率,其中,化妆品为30%,高档手表为20%,部分商品更是高达56%。以一套3000元的护肤品为例,如仅按5%的税率计算,关税为150元,增值税为765元、消费税为1350元,这一套化妆品的完税价格为5265元,税费共2265元。表面上看对进口商品征收过高的税费,有一定的收益,实质上,造成的消费外溢,我们的税款收益损失更多。
今年6月1日起,我国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等14类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税率降低。但占“大头”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仍未松动,商品境内外价格差依然明显。
缘由之二,国内商品流通环节过多导致层层加价。
出过国的人都会觉得进口商品源头价格并不那么贵,为什么进口后就有了动辄数倍的高价?除前面分析的过高税费外,进口商品在国内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效率过低,流通成本过高,同样造成在国内销售的进口商品价格居高不下。据统计,在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的21.3%左右,而发达国家则是10%左右。以进口奶粉为例,各层奶粉经销商一般就有五到七层,每层的利润空间在10%至15%左右,再加上高额的运费、进场费、摊位费、营销费用和人员工资福利等,最终到消费者手里的价格自然就被抬高不少。一罐容量为400克的普通罐装国外品牌奶粉,在海外售价折合人民币仅50元,到了国内超市,就可能售价250元至300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