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由之三,对国产商品品质信心不足推动境外购物。
最后,也是最让人扼腕的原因之一便是,我国产品质量让人缺乏购买信心。人们常讲,我国是制造大国,却是品牌小国。2013年《福布斯》杂志报告显示,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企业中,中国无一品牌入选。媒体还时不时爆料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协会报告,2014年我国儿童产品不合格率10.9%,家电产品为12.2%,服饰产品12.1%。尤其在吃的方面,苏丹红、硫酸铜、焦磷酸钠、三聚氰氨等一系列化学品名称,令人咂舌。另外,我们把握的标准也受到怀疑。很多人认为同样是中国制造,国外审核标准高,在国外买的就是比在国内买的放心。这无形将游客的购买力赶向了境外,甚而大量购买在国外销售的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商品。
由此可见,中国游客境外大规模购物消费表象的背后,所反映的深层次缘由是进口税费、流通环节和中国产品质量问题。不通过出境旅游购物,人们也会选择通过跨境电商、代购等其他形式实行消费需求。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2万亿,同比增长42.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7.3%。同时,代购模式迅速成长。2014年,奢侈品海外代购市场规模为550亿元—750亿元人民币,主要集中于化妆品,其次是皮革箱包、腕表和珠,市场总额占中国门店销售额的50%。因此不能一味批评游客境外消费,应看到其倒逼刺激作用,要求我们必须切实降低进口税费,有序规范和减少流通环节,不断促进国内消费品提升档次、保证质量,增强市场信任,才能真正推动国人将钱花在国内。 (吕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