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巩琳璐 通讯员 赵 姣)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持续巩固提升“职教进园区、工匠进校区”职教品牌,通过政府引导、校企协同、多方联动,推动中职学生实习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4年以来,市教育局联合市人社局、高新区管委会,以“政府主导、校企合作、协同推进、共建共享共赢”为原则,共同开展“职教进园区、工匠进校区”系列活动,搭建校企融合发展平台。进入2025年,市教育局进一步聚焦“校企协同发力、实习提质增效”目标,系统推进合作机制建设,着力构建中职学生实习实训高质量发展体系。
为打破校企信息壁垒,市教育局牵头搭建“市级校企实习对接平台”,整合全市7所中职学校的专业资源,结合商洛比亚迪公司的岗位需求,定向发布汽车维修、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实习岗位400多个,推动学生实习意向与企业用工需求精准匹配。
为提升实习协同效能,市教育局构建“校企双管+部门督导”三维管理体系,明确学校、企业、实习生三方权责。对实习协议、岗位适配、工作时长、劳动保护等关键环节作出刚性规定,杜绝学生从事与专业无关的高强度、高风险岗位。同时,学校派驻专职教师驻企跟踪,企业配备岗位师傅“一对一”带教,及时解决学生在岗位适应、技能提升和生活保障中遇到的问题。
为放大协同育人效应,我市推动校企合作由“基础合作”向“深度协同”升级,打造“实习+培训+就业”一体化链条。在权益保障方面,企业为实习生足额购买商业保险,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开通24小时咨询热线,校企共同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全面解除学生后顾之忧,放大协同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