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浩 宋杨杨 洪艳
商洛自然环境优越,生态资源富集。“十四五”以来,我市通过挖掘药食文化、融合赛事经济、推动全域旅游等,形成多业态融合、多模态创新的“康养+”产业链,有力推动了“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建设。
近日,在洛南县保安镇黑潭村,芸瑞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1200多亩五味子迎来了大丰收,当地群众正忙碌地采摘、烘烤五味子。
“我们园区今年进入盛果期,每亩产量平均下来就是200公斤,带动了村里100多人来务工,其中45人是残疾人。我们这儿有一对夫妇,常年在这里务工,一年下来能赚5万多元。”洛南芸瑞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喜盈说。
秦地无闲草,商山多灵药。这些五味子有相当一部分作为药膳的原材料,进入商洛各大酒店的餐桌。依托生态资源,近年来,商洛接连出台《加快药膳美食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举办“秦岭山珍药膳美食大赛”“秦岭药膳论坛”等活动,发布了十大药膳美食,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商洛市荣获“中国药膳美食地标城市”称号。
“商南的药膳以‘食养合一’为理念,将商南的道地中药材与本地食材巧妙搭配,形成独特的风味。我们天鹿酒店推出40多道特色药膳菜品,深受食客欢迎。我们还通过承办市县药膳大赛和美食技能大赛等活动,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品尝美食,体验药膳养生。”商南县天鹿酒店行政总厨党鹏飞说。
以赛促旅、以赛兴城。前不久,在丹凤通用机场举办的2025年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也成功带火了丹凤周边旅游,许多选手都选择“比赛+旅游”的模式,在大秦岭行走,为商洛美停留。
河南参赛选手周金东说:“我们是从郑州过来的参赛队,这次我们比赛的项目是F3C特技直升机。我们计划比完赛后,在商洛市游玩几天,逛一逛丹凤的古镇,品尝品尝丹凤的葡萄酒,还有丹凤的一些美食。”
近年来,商洛以赛营城、以赛兴业,大力举办各类高水平赛事,并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拓展城市运动新场景。国家排球训练基地综合训练中心、“一带一路”国家青少年排球高水平训练基地和中华龙舟训练基地、商州群众运动公园等一批体育重点项目的实施和投用,进一步满足了群众多元化运动需求,提升了城市品质。2024年,商洛通过赛事带动游客量、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3%、25%。
丹凤县体育运动中心主任、体校校长王建朝说:“今年以来,丹凤县曾先后举办了U19排球资格赛、击剑公开赛、拔河比赛、航模比赛等精品赛事,有效地激发了消费市场活力,参赛和观赛的游客达3.6万人次。”
康养旅游是镇安县的首位产业。每到周末,月河镇的罗家营水库以其旖旎的湖光山色,吸引了西安等周边游客在这里近距离感受自然风光。
西安游客唐飞说:“周末想放松一下,开车不到两小时,就能从西安的喧嚣一头扎进这青山绿水间,坐坐船、尝尝当地特色,娃也有地方玩,多舒坦!”
曾经的“深闺美景”成为罗家营村引爆网络的流量密码,为沉寂的山村注入了活力,这也正是商洛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真实写照。
目前,全市录入养老机构87家、床位10380张,建成精品民宿201家,六县区获得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人均体育活动面积2.6平方米,1192种道地中药材中110种为药食同源品种,2.22万亩供港蔬菜、全省规模第一的冷水鱼养殖、以小木耳为代表的食用菌惠及数十万户农户,102个特色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位居全国前列。“医养游体药食+气候、森林康养”的“6+2”康养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