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蔡雨桥 王江炜)10月24日,我市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新闻发布会在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市委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我市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邀参加,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等10余家主流媒体参会。
会上,发布了5起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的典型案例。涉及拒不报告财产、隐匿转移收入、虚假申报、拒不腾退房屋、暴力威胁执行人员等拒执行为,相关被执行人在刑事立案或移送后,多数主动履行义务或达成和解,对情节严重、拒不悔改的依法判处实刑,充分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民事强制+刑事惩戒”相结合的执行策略,彰显了司法权威与执行威慑力。
会上通报显示,目前,我市已构建“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法院主办、公安侦查、检察监督”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通过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制定统一办案标准,政法各部门在线索移送、证据固定、立案侦查等环节实现无缝衔接,形成了打击拒执犯罪的强大合力。自2024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拒执罪线索18件21人,检察机关起诉7件7人,法院作出有罪判决7件7人。同时,通过“公诉+自诉”双轨机制,有效拓宽权利救济与犯罪追诉渠道。
我市将继续保持打击拒执犯罪高压态势,深化联动机制与程序衔接,进一步压缩失信被执行人逃债空间,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