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艺术星火点亮秦岭山城

2025-10-23 09:46:01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 胡 蝶 通讯员 王鹏举

  当专业艺术教育走出校园,与大众热爱相拥,秦岭深处的山城之夜,便被一缕缕和谐而充满生命力的歌声点亮。2024年12月,商洛市文化馆群众合唱团正式成立。短短数月后,这群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市民——退休教师、干部职工、企业员工,登上了全国展演的舞台,用精湛的和声演绎征服听众,成为商洛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这背后,是商洛学院艺术学院教师以专业与热忱谱写的高校服务地方的动人乐章。

  从零起步到全国舞台

  2025年5月,商洛迎来首届“秦岭的回声”全国合唱展演。面对来自各地的优秀团队,成立仅数月的商洛市文化馆群众合唱团毫不怯场。灯火璀璨的舞台上,当《黄水谣》的深沉旋律与《桃花红,杏花白》的明快曲调接连唱响,台下掌声如潮。这支“草根”团队最终荣获“优秀组织奖”,实现了从社区排练厅到全国舞台的华丽转身。

  “那一刻,我知道所有的汗水都没有白费。”10月13日,商洛学院教师曾广海回忆登台时的情景,语气中仍带着激动。他知道,这份荣光的背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挑战。

  2025年3月,全国展演的消息传来,留给合唱团的时间仅有60多天。“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曾广海坦言。作为东道主,商洛不能缺席这场文化盛会,他与文化馆聂娟毅然决定迎难而上。

  排练强度骤然提升,每周训练增至4至5次。曾广海放下课余所有休息时间,每晚准时出现在排练厅。面对团员年龄跨度大、音乐基础不一的现实,他化繁为简拆分声部,创新教学方法,借助骨干带动整体,甚至为高龄团员设计个性化练习。最令人动容的是团队的凝聚力——90%以上的团员全勤参与,70多岁的长者亦风雨无阻。

  “合唱最怕缺勤,但我们的团员用坚持诠释了热爱。”曾广海说。钢琴伴奏毛奕丹、为《黄水谣》倾情朗诵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安梅、全程参与的电信学院教师陈海霞……多位商洛学院教师的默默支持,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

  回溯2024年末,合唱团的种子在商洛学院艺术学院前院长李世鹏的推动下悄然萌芽。作为商洛市音乐家协会主席,他始终坚持“艺术服务人民”的理念,与文化馆携手搭建起群众合唱平台。

  “李院长是合唱团真正的奠基人。”商洛学院教师冯渊回忆道。筹建期间,李世鹏事无巨细参与组织,从团员招募到曲目遴选,为合唱团奠定专业基础。冯渊则承担起声乐基础训练的重任,将科学发声方法耐心传授给习惯“用嗓子吼”的团员们。

  然而春节后,冯渊因赴外学习不得不暂别团队。临行前,她将指挥棒交到曾广海手中。“曾老师专业全面、为人谦和,是接力的不二人选。”尽管曾广海初来商洛不久,对本地群众合唱水平存有顾虑,但团员眼中炽热的光芒让他毅然承诺:“一定要把合唱团带好。”

  冯渊老师海外学习期间,始终关注着合唱团的点滴进展。归国后,她欣喜地发现团队“脱胎换骨”:“不仅是技巧进步,更是自信的绽放。”如今,她与曾广海形成默契分工——冯渊聚焦科学发声与声部平衡,曾广海负责作品处理与舞台呈现。

  合唱团在商洛学院艺术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包括现任院长唐瞾堃、音乐系教师赵超等多位教师热情投入,积极践行“立足商洛、服务地方”的宗旨。而合唱团最深刻的蜕变,在于艺术认知的觉醒。一位七旬团员感慨:“唱了十几年歌,现在才明白合唱是声部的和谐,是集体的艺术。”从自娱自乐到追求和谐,群众文化在高雅艺术的浸润中完成升华。

  歌声滋养一方水土

  如今,商洛市文化馆群众合唱团已成为市民文化生活中一道固定而亮丽的风景。排练厅内,歌声如溪流般清澈流淌,专业指导与群众热情交织,持续激活基层文化生态。商洛市文化馆馆长王书亚说:“商洛学院教师的义务奉献,为全民艺术普及注入了专业灵魂。”

  这场高校与社会的“温暖牵手”,不仅让艺术回归人民,更让群众文化在专业滋养中焕发新生。它不是单向的知识输出,而是以音乐为桥,实现情感共鸣、文化共育的双向成长。正如曾广海所言:“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对艺术的理解与尊重,而团员们反馈给我们的,是热爱与坚持的温度。”

  佳音袅袅,映照商山。当前,商洛市文化馆群众合唱团正在曾广海、冯渊等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全力备战下一场艺术盛宴。而这只是商洛学院以专业之力赋能群众文化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商洛学院积极践行“服务地方”的办学初心,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常态化组织师生深度融入地方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搭建起一座连接高校与社会的桥梁。未来,学院将继续与社会温暖牵手、双向成长,让艺术教育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文化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共同谱写地域文化艺术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相关阅读
  • 筑牢群众权益“法治屏障”

    9月11日,在商南县人民法院赵川法庭调解室里,刚签完调解协议的梁某向法官熊际人和法院工作人员竖起拇指。”9月5日,商州区人民法院通过调解快速化解一起服务合同纠纷,让原告张某顺利拿回1300元退款,切实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时间:10-23
  • 食用菌产业撑起群众“增收伞”

    连日来,位于山阳县的陕西和丰阳光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厂化栽培的滑子菇长势喜人,工人正忙着采收。为全面提高木耳大棚种植效益和利用率,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链,桃园村木耳大棚基地采用“轮作种植”模式,把秋冬季闲置的木耳大棚基地二次利用起来,大力种植滑子菇等适生菌种,有效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和群众增收,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45万元的稳定收益。...

    时间:10-23
  • 镇安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

      本报讯 (通讯员 杨 莉)近日,在镇安县医院门诊结算窗口前,70多岁的李大爷忘记带社保卡,也没记住子女的手机号,正着急时,工作人员引导他尝试“刷脸结算”。面对专用设备,他只需“露个脸”,短短几秒就完成了身份验证和医保报...

    时间:10-23
  • 十五运会群众比赛围棋项目决赛收官 广东队斩获全民团体组冠军

      中新网深圳10月22日电 (记者 张璐)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群众比赛围棋项目决赛(以下简称“赛事”)10月21日在深圳棋院(银湖)迎来收官之战。 图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围棋项目决赛...

    时间:10-22
  • 十五运会群众展演健身气功项目决赛收官

      中新网清远10月21日电 (记者 张璐)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十五运会”)群众展演健身气功项目决赛(简称“赛事”)于10月20日在清远收官。来自全国40支队伍的300余名健身气功运动员同台竞技,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

    时间:10-21
  • 十五运会群众比赛轮滑项目决赛收官 广东揽1金2银3铜

      中新网惠州10月20日电 (孙秋霞 周盼)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十五运会”)群众比赛轮滑项目决赛10月15日至19日在惠州举行,本届轮滑项目设有速度轮滑、自由式轮滑和单排轮滑球三个分项,共产生8枚金牌,广东队夺得1...

    时间:10-20
  • “商洛周周有戏看”和“洛南谷雨仓颉文化传承活动” 入选省第二批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本报讯 近日,陕西省第二批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评选结果正式公布,我市“商洛周周有戏看”和“洛南谷雨仓颉文化传承活动”两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凭借鲜明的地域特色、广泛的影响力和扎实的惠民成效成功入选,成为展现...

    时间:10-20
  • 多元解纷筑牢群众幸福之基

    今年以来,镇安县西口回族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辖区实际,以升级“阳光说事”解纷品牌为核心,创新推行“345”模式,通过“三联”强组织、“四会”夯基石、“五用”解民忧,找准信访工作与基层治理的融合点,以小举措推动大治理,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实现基层治理效能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时间:10-16
  • 兴一个产业 富一方群众

    “洛南豆腐,捎一块!回去尝,好吃了下次再来!”10月10日一大早,曹宁像往常一样,推着他的三轮车,吆喝着卖豆腐。“基本上都是回头客。刚开始我只卖豆腐,慢慢地也开始卖豆腐干。”曹宁说。...

    时间:10-16
  • 商洛市强化医保基金使用监管守好群众“救命钱”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聚焦医保基金监管重点难点问题,联合市医保局成立“双工作专班”,创新建立“纪检+医保”联动机制,推动构建起制度、监督、技术、惩处、教育“五位一体”的医保基金监管体系,切实守护好群众的“救命钱”。...

    时间:10-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