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商洛 作风转变促发展 实事惠民暖人心

2025-10-30 07:47:55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 李小龙 王江波

  清晨,走进秦岭腹地的商洛高新区产业园,比亚迪公司的车间流水线正在高速运转。车间负责人员拿着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操作手册》,给刚入职的实习生讲解生产线运转管理的细节。

  这些实习生,是商洛职业技术学院为企业“委托培养”的学员。“以前,招工得跑遍周边县区,现在校企合作直接‘送人上门’。”商洛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房志忠说,“当地帮助解决招工用工难题,极大地坚定了我们在这里扎根发展的信心。”

  在镇安县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工地塔吊林立。“300万元信用贷款到账后,智能化改造项目提前3个月开工。”商洛若甲装配式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新材料企业负责人胡平说,“这场‘及时雨’,让我们鼓足了发展信心,轻装前行。”

  “项目从初次洽谈到签约,仅用了3个月。”中谷智汇(河南)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张超说,“专班‘一对一’对接,‘面对面’服务破解审批难题,让人印象深刻。”

  今年以来,商洛市把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高质量项目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等重点任务贯通结合融合,推行“四个一”工作法,市县班子成员包抓重点项目和产业链链长制等机制,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跃升。

  除了发力重点项目建设,商洛在校园餐、医疗服务、房产证办理、防灾减灾等民生领域,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走进商洛中学餐厅后厨,管理员刘育娜正对采购的食材进行检查。完成入库程序后,她通过校园餐智慧化监管平台可查看到后厨的实时作业情况。

  “这套系统运用智能分析技术,不仅能全程记录每道菜品的制作过程,还能自动识别工作人员未规范佩戴口罩、后厨卫生不达标等风险行为,家长也可以通过公示码查看学校每天的饮食情况。”刘育娜指着大屏说。

  目前,商洛城区学校食堂已实现食材溯源、加工流程、营养配餐全链条透明化管理,全市36所中小学纳入校园餐智慧化监管平台,就餐学生满意度提升至93%以上。

  在商洛市中心医院,通过实施改善就医体验、改善护理服务、提升医疗质量、提升专科能力的“双改双提”工程,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全市医院门诊平均等候时间缩短35%,患者投诉率下降28%。

  办房产证难,是很多居民的心结。在商州区江南小区,30余户居民因房屋销售发票问题,多年无法办证。商洛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在了解情况后,组织工作人员走进小区办理,让30余户业主顺利领到了期盼已久的房产证。与此同时,也细化优化“掌上办、网上办、异地办”和电子证照应用,实施“交房即交证”“带押过户”等便民举措。

  我市始终聚焦为民办实事,市县联动推出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切实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

  在今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商洛市建立起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

  “多亏王支书及时把我撤离到安置点,这么大的水,想起来都后怕。”回忆起前些天的那场水灾,山阳县漫川关镇闫家店社区居民储春兰感慨不已。

  7月9日至10日,山阳县漫川关镇遭遇特大暴雨,境内万福河水位暴涨、山洪暴发。针对此次天气过程,市气象局第一时间运用气象“三合一”防灾减灾调度指挥平台,递进式开展调度指挥、预警分析、综合研判,提前1周发布降水预报预警,为组织防抢撤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收到预警信息后,县、镇、村第一时间启动预警响应,组建党员突击队、镇村网格员,逐户排查险情。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奋战在一线,提前转移低洼地带、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区域群众2006户3561人,实现了人员“零伤亡”。

  作风建设一直在路上,惠民答卷呼应的是民心。从重点项目推进,到营商环境优化,到应急抢险救援,到解决急难愁盼,我市各级各部门用实际行动让群众在一件件实事中,感受到作风的新变化、发展的新气象。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