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丹园区成立以来,紧紧抓住被批准列为省级工业园区和纳入国家关天经济区等重大历史机遇,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加强重大项目建设两个《决定》,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初步走出了一条"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布局,园区化承载,循环化发展"的循环发展道路。三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度增长,累计完成各类投资100多亿元;今年1-10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68.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占全市的30%;实现科工贸总收入123.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商丹园区被省政府授予"陕西省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陕南循环发展示范园"和"陕西省园区建设先进奖"称号。
坚持集群化发展,着力建设四大循环工业集中区
按照"园中园"模式,目前重点规划建设主体功能突出的四大循环工业园。
一是着力建设刘湾生态工业园。主要规划综合服务、科技研发、中小企业创业、绿色产业,着力打造现代中药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随着商丹国际中学、商丹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园等15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刘湾生态工业园产业布局初步形成。
二是着力建设沙河子现代材料工业园。主要规划布局现代材料、新能源等循环产业。以陕西锌业有限公司商洛炼锌厂核心,着力打造大型锌冶炼基地;以比亚迪为龙头,着力打造大型全产业链光伏产业基地;以陕西延长集团为依托,着力打造大型氟化工业基地;以陕西投资集团和中国国电集团、陕西有色集团等为主体,着力打造煤电产业基地。
三是着力建设留仙坪化工建材工业园。围绕当地丰富的石灰石资源,依托陕西尧柏等大企业集团,发展碳酸盐化工、水泥建材及相关产业,着力打造尾矿综合利用、余热循环利用的现代化大型水泥建材生产基地。
四是着力建设商棣工业园。围绕石墨、 铁矿、钒矿、石灰石、石英石、钾长石、铜矿等矿产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加工产业等,着力打造现代工业精深加工基地。
坚持园区化承载,精心打造四大服务支撑平台
规划建设创业、融资、科技、服务四大平台,加快改变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明显滞后的局面。
一是规划建设创业平台。为更好地服务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正在规划建设商丹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园,目前已有6家企业申请入园。
二是规划建设融资平台。成立了商洛市创业投资公司,主要通过多渠道融资,推动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共启动实施基础设施项目8个。目前,刘湾生态工业园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主骨架基本形成。
三是规划建设科技平台。启动建设商洛市材料科学工程院,陕西省材料科学工程院商洛分院、陕西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商洛分院、中国尾矿技术商洛研发中心、商洛学院有色金属材料研究中心等综合性科技人才体系项目,陕西省首批建设的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商丹园区。
四是规划建设服务平台。围绕服务园区企业,在刘湾生态工业园规划了占地1000多亩,集居住、学校、医院、金融、商贸、娱乐为一体的商丹新城;建成了集购物、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商丹亚迪商厦;结合沙河子省级重点镇建设,正在建设集铁路和公路物流等为一体的商山物流园。
坚持大项目支撑,努力构建十大循环产业链
依托重大项目,突出项目之间的关联与耦合,构建符合市场需求、工艺技术可行、生产成本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一是用循环经济理念策划链接项目。依据循环经济理念,按照"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原则,制定了商丹园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产业规划》等,重点围绕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规划了光伏产业、水泥建材、氟材料、锌材料、钒材料、钼材料、钛材料、煤电及钒矿低热煤发电、现代医药、绿色食品10个循环产业链近百个项目,并与7县区、11个工业园构成产业互动、关联配套、链条延伸、循环发展的格局。
二是用循环产业链招大商。围绕10大循环产业链进行招商,累计签约项目37个、总投资289.4亿元。目前,规模以上入园企业达到58户,比亚迪、陕西尧柏、陕西延长、陕西有色等大企业集团相继落户商丹园区。
三是用重大项目构建循环产业链。加大重大项目建设,累计实施市级重点项目22个。园区龙头企业商洛比亚迪,总投资46.85亿元的1000兆瓦太阳能电池和投资2.32亿元的100万只汽车安全气囊项目已建成投产;商洛炼锌厂投资2.5亿元的10万吨电锌废渣综合回收利用及余热发电项目建成运营;投资18.5亿元的延长氟硅产业园一期氟化工、投资4.6亿元的尧柏龙桥水泥熟料等7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目前,园区规划的 10个循环产业链,已有5个产业链基本建成, 2个产业链的基础项目建成投产,2个产业链基础项目已落实了投资主体。
面对"十二五",商丹园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循环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两个翻三番"的总体目标,即到2015年底,工业产值和销售收入翻三番多,分别达到400亿元和500亿元,分别占全市的50%以上,真正建成商洛工业经济的核心区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商丹园区管委会主任盛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