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派出所领导考虑到老朱岁数大了,怕他再有危险,就给他配了两个年轻人,既可以保护他的安全,也可以跟着他学学怎么捉贼。
2004年的一天,老朱带着两个徒弟在街上巡逻,走到章丘市政府附近的商铺时停住了,他发现了3个偷窃摩托车的贼。“这仨小子是偷车的,咱正好一对一,把他们给逮了。”说着,师徒三人和那三个贼纠缠在了一起。别看老朱快60岁的人,抓一个小贼还是绰绰有余的。可没成想,旁边还有一个望风的,看着同伙被一个老头抓住,他提着棍子冲出来,照着老朱的头就抡了上去。老朱一闪身,棍子打到背上,他顾不得疼,回头把棍子夺了过来,一转身又把那个贼给放倒了。
记者问老朱怕不怕,他说:“有啥可怕的?他们是作贼心虚,我做的是正事,邪不压正!”老朱告诉记者,前不久,他遇见一个小伙子,从前也是跟老朱过过招的贼,那人恭恭敬敬地给他递上了一支烟,老朱知道,这个小伙子改邪归正了。
每月工资1300元
老朱的家在明水镇的一条巷子里,门口挂着个“浴池”的牌子。在邻居家明亮瓷砖外墙的映衬下,老朱家暗淡的砖墙更显得简陋。朱家的二层小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他和妻子住在楼下一间没有窗户的房间里。外面阳光灿烂,屋里却黑漆漆的,打开门,一股霉味和潮热袭来。开灯,不到10平方米的屋子里,一切都是昏暗的,已经看不出颜色的老式橱柜上随便放了些碗筷。
这个家唯一的亮色就是墙上挂的照片,都是老朱受表彰时与领导们的合影。照片中的老朱,穿戴整齐,手捧鲜花,和眼前的老朱判若两人。
老朱的声音,不时被刺耳的金属切割声盖住,二楼被改成了一间间独立的浴室,要赶着在冬季来临之前完工。老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几年前三儿子在一次车祸中去世了,几个孩子都没什么正式的工作。开浴室,就是大儿子的营生。“您在镇上是个名人了,又做了这么多贡献,为什么不跟领导说说,解决下家里的困难?”老朱摇摇头,“我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老朱一个月的工资是1300元,除了他和老伴的生活支出,还要接济儿女。老朱对经济上的窘迫看得很淡,“前几年,我只能拿到300块钱。现在多了1000块。药也便宜了,老伴的药以前是8块一瓶,现在是两块。”
尽管家里人都不太支持老朱去抓贼,担心他的安危,但也拿他没办法。“我这个人倔,他们管不了我。”同时,老朱对家人也怀着一份愧疚,“光顾着抓贼了,很少能照顾到家里,而且越到节假日越没法休息。”
晚上8点,天色暗了下来,行人也渐渐少了。老朱坐在路口的鞋摊前,静默得如同一尊雕像。荣耀,只是一时的光辉,而更多的时候,老朱就是那个走在街上、坐在路口默默工作、默默生活的人。然而40年来始终不渝的坚守,让他有了别样的光彩。(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