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陶瓷本身的稀奇性越来越弱了,如今纯是看是谁在上面画画的,如果是当红的画家,价格就会高些。"
行业内炒作风行,高企的虚幻泡沫最终谁来买单?无疑是民间的一些陶瓷及收藏爱好者。中国古陶瓷博物馆馆长李有臣表示,这些收藏爱好者往往对行业一知半解,能够慧眼识物的人凤毛麟角,只听卖家忽悠,最终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旁白1
民间瓷器商:"没有收藏价值,肯定会崩盘"
"现代瓷?没听说过!在我们这个圈子里只买卖古董,也就是说至少是民国以前的瓷器"。在北京开一家茶叶店的赵先生已经兼营瓷器买卖生意近20年了,当从记者口里得知现在市场炒作"现代瓷"正如火如荼的时候,他显得十分惊讶,显然,现代瓷这个概念对他而言十分陌生。
因为长年浸淫在这个市场中,赵先生对目前市面上各种瓷器的行情可谓了如指掌,市场出现什么热点,他都"不可能不知道",但说起现代瓷,他有点发蒙,"你是说新中国成立后、活着的人烧造的瓷器?这东西也能值钱?太邪门了吧。"
"在我们这个圈子里,大家只认"老东西",也就是说最晚也得是明清的东西,现代的东西在我们眼里就是赝品"。对目前现代瓷拍出的大价钱,赵先生告诉记者,"这可能是一种炒作,肯定会崩盘的,因为它没有收藏价值。"
"瓷器这个圈子也会经常炒概念,但通常都是真东西,比如一段时间"唐三彩"比较火,一段时间宋代"五大窑"瓷器比较热,偶尔明清的东西也会大涨价,这些东西价格一旦涨上去就很难再下来,因为真东西确实越来越少"。
他认为,收藏是讲究稀缺性的,如果是现代人制造的,那么就不具有稀缺性,理论上他可以无限量地制造,除此之外,现代窑烧出来的瓷器跟过去的质量根本没法比,虽然仿造的工艺水平也很高,可是毕竟是赝品,禁不住时间的考验。
旁白2
景德镇瓷商:"谁说仿造就造不出真价值?"
在陶瓷的故乡景德镇,往日收藏者们口中的"假货"仿古瓷器如今不仅摆上了台面,更成了大受欢迎的收藏品。
目前在景德镇的瓷器市场上,"仿古瓷器"已经成为重要品种之一,被称作"仿古瓷器一条街"的樊家井,每天可出售数万件仿古瓷,价格在数千到数万元不等。
有不少收藏者将仿古瓷器与"假货"划上等号,景德镇瓷商廖英认为,这样显然欠妥。"我们所说的假瓷器,通常都是粗制滥造的,以旧化、假造印章等手段来冒充古代瓷器;而现在的仿古瓷做工精良,署名用的也是现代陶瓷大师的印章,"仿古"只是表达对古代陶瓷艺术品位的追求。"
廖英告诉记者,随着古瓷真品日渐稀少,仿古陶瓷已经成了收藏者们的新宠,一家较大的瓷店每天的出货量可以达到三位数,而商家也采用各种方法来保证自己的产品具有更好的收藏价值。
据介绍,现在制作仿古瓷器的陶瓷师傅往往是古代陶瓷技艺的传承人,不少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可算是陶瓷界的"国宝级人物",而仿古瓷器的烧制也往往在相应朝代的古瓷窑中进行。不仅如此,为了确保商品不会"滥大街",每件仿古瓷器都是限量制作,最多只烧100到200件。
据了解,不少做工精美的仿古瓷器现在已经开始升值。"造成仿古瓷器升值的因素很多。"据廖英讲,制作者去世、古瓷窑倒塌,都会让一批仿古瓷器身价倍增。今年有一座宋代的古窑因暴雨而毁,这座窑烧出来的瓷器现在就已经涨价。"谁说"仿造"就造不出真价值?"(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