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接造假法大多出现在大型鸡血石雕件上。大型鸡血石原料很难一见,再加上精美的雕工,所以价格比较昂贵,造假者将鸡血石的血色部分镶注在大石头中,做成大型鸡血石摆件欺骗藏家。辨别大型鸡血石摆件时可以观察其纹路走向是否自然合理。”吴先生说。
审美首先要看血色
和玉器相似,多数鸡血石藏家都“重石不重雕”。自古以来鸡血石主要被用于制作印章,其次才是雕刻工艺品,此外还有原石欣赏。对于这种“重石不重雕”的现象,杨华说:“首先鸡血石原材料本身较小,特别是质地、血色俱佳的原料往往较小,所以是以制作印章为主;材质好、体积大的鸡血石难得一见,藏家往往舍不得切割刨开,会以欣赏原石为主;而质地一般的、较大型的石料为了增加其附加值,才会精雕细琢,赋予石头更高的艺术价值。”
“重视原料而忽视雕刻工艺,是藏家缺乏艺术审美的表现。”杨华告诉记者,“无论是玉石还是翡翠,藏家更关注其投资价值而非艺术附加值,不可否认原石更容易变现。不过近几年鸡血石雕件也越发受到市场和藏家的重视,藏家也开始从重材质向材质工艺兼顾转化了。鸡血石的材质固然重要,但作为高附加值艺术品,雕琢的附加值应是其设计水平、工艺价值、纹饰题材等因素,材料价值只是基础。鸡血石的血色非常珍贵,所以雕刻时比其他品种印石雕刻更受原石的制约,尤其讲究突出血色部分,雕刻的原则也是最大限度地保存血色。要根据原石的血色分布巧妙设计、构思布局,且沿着血脉走向的变化随时调整雕刻方案。既不能把鸡血割裂断开,也不能把鸡血凿穿。这就要求作者经验丰富,富有创意。因石制宜,巧夺天工。”
“投资收藏鸡血石首先要看血色,其次是质地。”有多年收藏经验的杨华说:“昌化鸡血石以血色浓郁而著称。红色越集中越有收藏价值,血色的面积要大,鲜艳欲滴。现在一方拇指大小、血色占石面面积40%的鸡血石印章,市场行情就在万元左右。我们都知道,全红而通透的 ‘大红袍’,市场价值最高。其次要看质地,石质要洁净少杂质,手感细润,从质地上来看,羊脂冻最为珍贵,乌冻其次。黑白地与血色兼有的 ‘刘关张’,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鸡血石雕件除了看血色和质地之外,还要看雕刻工艺是否精美、巧妙。”(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