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收藏动态

价值千万:岷江三根千年乌木引发挖木战

价值千万:岷江三根千年乌木引发挖木战

2012-06-07 11:45:04

无标题.jpg

金沙遗址—乌木林

  文物专家判断眉山岷江二桥附近岷江中的乌木系金丝楠木,埋地下已有4000年

  这位文物专家说,按当前行市,这批乌木的市场价值或达千万元

  前段时间,这里还没被水淹,有人搬来锯子,有人扛来斧子,开始分割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出台相应措施,加大对乌木的保护力度。

  前段时间,眉山岷江二桥附近的岷江中,有3块乌木被人发现。经文物专家鉴定,此乃弥足珍贵的金丝楠木,藏身地下已有4000年。照目前市值,三块乌木被估价在千万以上。

  围绕这笔“诱人财富”,往日平静的江面泛起涟漪,一幕幕“挖木战”,让千年乌木不再安宁。时至昨日,其中两块乌木下落不明,还有一块尽管还躺在水中央,不过,露出水面的一截却已被人锯走。

  价比黄金的“地下宝贝”遭遇窘境,眉山一位文物专家由衷感叹:“乌木监管尚属空白,不过,如此糟蹋真乃可惜。”

  挖沙石

  江中惊现千年乌木

  “江中发现有乌木,应该是半个月前的事了。”说这话的是居民徐大爷。徐大爷所在村名叫定江村。因紧邻岷江,江中发生的一切,徐大爷和村民们了如指掌。

  据徐大爷回忆,半个月前,江水还未上涨,采沙船仍在江中作业。有一天,船在江中一小岛附近,碰到了一个硬梆梆的东西。

  起初,采沙人以为是礁石,便准备绕过。不过,眼尖的人发现,沙堆里有一小段枝桠冒出。枝桠发黑,有一股异香。于

  是使劲刨开一看,竟是一块黑黢黢的木头。木头大概有六七米长,直径有1米多。与此同时,在不远处,又发现了两块。“这两块个头要小一些,不过,也有一股异香。”徐大爷说。

  岷江中发现“黑木头”的消息很快传开。一位眉山籍文物专家说,经初步鉴定确认,此次发现的确系乌木。“根据到现场查看的同事描述,我可大胆作出判断,这些乌木属金丝楠木,埋地下时间已有4000年之久。”这位文物专家说,按当前行市,这批乌木的市场价值或达千万元。

  拖不动

  船载吊车仍然未果

  “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这是乌木价值的民间说法。“江中之物”被确认为乌木后,定江村居民也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

  起初,有人开来挖掘机,先把四周沙石掏空,准备将其拖走。谁知乌木太大,根本拖不动。这些人并不甘心,便用船载来一辆吊车,准备将乌木吊起来,折腾了好一阵,依旧奈何不了。

  正待想更好办法时,汛期来临,岷江水位上涨了,“挖乌木”行动无奈搁浅。不过,另外两根小一点的乌木,还是被人弄走了。

  想发财

  锯子上阵锯走一截

  昨天,在当地村民的引领下,华西都市报记者乘船来到“乌木发现地”。由于水位上涨,此处已处于江中,不远处,有一座小岛。村民指着水面说:“这一片,原本是采沙场。水涨了,便将这里淹没了。三块乌木,就是这里发现的。而这个,就是那个没弄走的大块头。”经现场用撑船蒿杆丈量,这块乌木的直径大约有一米多。

  华西都市报记者看到,随着水波荡漾,一个树干状黑木,在水里若隐若现。从露出部位看,残留着明显的被切割面。“这是被人用电锯锯了的,锯走部分可能有两三米长。”村民说。

  • 相关阅读
  • 居民在四川岷江水域网到"怪鱼" 待专家鉴定(图)

      家住四川宜宾县蕨溪镇半边街的陈武23日在河里网到1条怪鱼。该鱼体呈纺锤形,长约33厘米,背顶部有一行大而硬的骨鳞,头尖而长,皮肤类鳄鱼状,呈黑褐色。  陈武告诉记者,他于22日晚把渔网放在蕨溪镇中心医院旁...

    时间:08-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