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声音
买古画者多为搞收藏与做学问的
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笔者找到了东北古画收藏者老赵,他是沈阳古玩行有名的“画痴”。他对东北书画情有独钟,有一次他到铁岭去淘画,为了买到一张他心仪已久的清代铁岭书画名家的山水小斗方,他竟连路费都给了人家,自己揣着宝贝,哼着小曲,仅凭几个馒头,步行100多公里,回到沈阳。
老赵说:“东北书画与中原书画相互濡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我想收藏、研究、宣传东北书画,将东北文化发扬光大。 ”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到古书画市场买书画的人,多是收藏者和搞学术研究的人。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古代书画引人注目的重要原因。
沈阳的古画收藏者夏立杰对笔者说,“我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古书画,那时候大多数人收藏当代和近现代的书画,收藏古书画的人还不多。”他解释说:“收藏当代和近现代的书画,比较容易识别真假,能够找到作者本人或家属来确认,但古代书画就不能这样辨别真伪了。”
夏立杰收藏古书画,人为设定了一条线——必须是文人的作品。“我喜欢古代翰林的作品,明清时的翰林院是朝廷的‘人才库’,只有考中进士的人才有资格‘点翰林’。我收藏的作品,从书法上看90%以上是清翰林所作。”他还向笔者透露了这样一个想法,“将来准备把这些清代翰林对联收集成书,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与文化。”
在古玩行,人们经常将收藏书画碑帖的称为“玩软片子”的,以区别玩铜器、瓷器、杂项的藏家。这些“玩”古书画的人,大多 “满腹经纶”,谙熟各朝各代书画的历史背景、审美取向、书画流派以及书画家的创作特点,对知名书画家如数家珍。他们还“慧眼如炬”,了解各时期纸张绢帛、油墨印泥、装裱收藏的特征细节。
在讲到古书画的市场前景时,一位画廊经营者这样对笔者说:“由于历史的距离,时代的差异,人们对古代书画的理解要困难些。但是随着知识的积累,经验的丰富,收藏家素质的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这种困难会逐渐被克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古代书画中的价值。随着收藏者、投资者的成熟与理性,古书画的市场前景会更好。”
专家把脉
鉴别真假古书画大有学问
从留存下来的东北古代书画中,我们看到了东北人狩猎、征战、放牧、劳作的诸多场景。奔腾的骏马、飞扬的猎鹰、林中的鹿群、水底的游鱼……都在活灵活现地讲述东北先人的喜怒哀乐。笔者了解到,由于古书画价格不菲,赝品也时而现身市场。由此,对古书画科学鉴定、辨别真伪,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入这行,最要紧的是眼力。见多识广,真假才能容易辨别。”业内人士提醒说,古书画收藏的门槛远高于近现代书画和当代书画,买家需要具有较高的鉴赏力,并不是光靠“砸钱”就能买到真迹的。收藏古书画需要买家对中国书画史有较深的了解,有鉴别真伪能力,这样才能在鱼龙混杂的古书画市场买到货真价实的作品。
对古代书画的鉴定,必须要从书画本身所呈现的诸因素中去查找,比如画风、画法、作者款印、他人题跋、鉴藏印记、质地、尺寸、装潢等。鉴赏古书画要求鉴赏者的历史、文学、美学、古建筑、服饰、谥号、官制等综合性的素养较高。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书画鉴定专家潘德柏分析说,古代书画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所以在古书画鉴定时一定要把握不同时期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要仔细研究作者的生平、作品的特点,要寻找真迹、标准样进行比照研究。由于各种原因,东北古书画可参照的标准样不多,尤其是小名头作者的标准样更少,这就给东北古书画的鉴定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古代书画鉴定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胡编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