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乌木多与地质环境有关
为什么成都平原乌木多?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张擎介绍,乌木是川人俗称,学名阴沉木,是成都本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物品。
张擎介绍,乌木形成要同时具有两个要点:首先树木必须有香味,从而能天然防腐;其次,乌木形成必须迅速埋在地下,与空气隔绝而完成转变。
3000至5000多年前的成都平原,树木繁多、雨水充沛,而那时的成都有着乌木形成的绝好条件。因地层变动或洪水冲击等自然因素,使许多树木深埋于川西坝的河床下形成。
□新闻链接
彭州村民挖出金丝楠木
今年2月,彭州市通济镇麻柳村17组村民吴高亮,在家门口的河边发现一截冒出来的木头。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鉴定,吴高亮发现的这批乌木确认为隶樟科的桢楠,即俗称的“金丝楠木”。在市场上,树种为金丝楠木的乌木是最贵的。(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