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至5月,本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实现收入298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产业主要指标稳定向好,企业经营状况好转,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更加凸显。这是记者昨天从市有关部门获悉的。
同时,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呈现出投融资力度加大、文化贸易稳步发展、文化消费稳定增长、文化新业态增势强劲、产业集聚发展效应突出等特点。
文化艺术领域增速最快
1月至5月,本市文化创意产业结束了自2010年以来的增速持续回落态势,稳步回升。在文创产业九大领域中,文化艺术表现突出,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前5月实现收入70.3亿元,同比增长27%,高于上年同期增速11.8个百分点。
旅游休闲娱乐、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设计服务三个领域也表现不俗,分别实现收入230.7亿元、1116.6亿元和11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13.9%和12.2%。
今年,本市文创产业从业人员仍保持较快增长。前五月,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达到97.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7.4万人,同比增长8.3%。其中,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设计服务两个领域,从业人员增长最快,分别比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3.8%和9.9%,并分别高于文创产业从业人员平均增速5.5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
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增长强劲
文化和高科技的融合正在不断更新原有产业格局、形成新的业态,尤其是互联网媒体、移动多媒体、数字电视等,整合了多种行业,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1月至5月,本市规模以上文创企业中,音像及电子出版物发行业实现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54.7%;无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和卫星传输服务行业实现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1.6%和35.9%;数字出版(互联网出版)的78家单位,实现收入83.9亿元,同比增长26.5%。
畅游时代、完美世界等本市收入排名前十位的网络游戏企业,1月至5月实现收入69.6亿元,同比增长26.1%;实现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1.2%。
投资增长6成多 9家企业上市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先进文化之都的新形势下,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力度也逐渐加大。
据统计,上半年本市完成文化创意产业投资113.2亿元,同比增长61%,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的4.3%。其中,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休闲娱乐、软件网络、文化艺术和广播影视等四大领域合计占文创产业投资的九成;而旅游休闲娱乐和文化艺术领域完成投资增速较高,同比增长近1.2倍。
此外,财政资金支持文创力度也在加大。从本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情况看,上半年文化体育与传媒类支出为26.3亿元,同比增长28.7%,增速高于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3个百分点。
如今,文化创业产业的融资渠道更加多元。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初步建立了银行贷款、上市融资、政府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等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下转第二版)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今年前5月,中资银行对文化类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92亿元,同比增长29.9%。今年,已有人民网(微博)、掌趣科技等9家北京的文化创意企业上市。
文化产品出口增长1成多
由于电影制作、出版传媒、艺术品、网络游戏开发等行业的发展,带动了本市文化产品出口稳步增长。据北京海关统计,1月至5月,本市文化产品出口5388万美元,同比增长12.4%,增速高出同期北京地区整体出口增速8.1个百分点。
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也为本市文创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前5月,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法人单位中,单位数占12.2%的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贡献了本市文化创意产业30.5%的收入、49.7%的利润、26.4%的就业和39.7%的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