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广新局牵头规划的“苏州十大文化工程”明确,四年内,苏州将通过实施十大文化工程,锻造文化新品牌、新亮点,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其中的“博物馆城建设推进工程”提出,将逐年规划新建一批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使“十二五”末市区博物馆总量从目前的三十家增加两倍,变为一百家左右,形成以国有为示范和引领,以行业、企业和民办为补充的完善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体系。
作为“博物馆城建设推进工程”的第一仗,年内市区将启动建设“生肖邮票博物馆”、“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古城墙博物馆”、“状元博物馆”、“过云楼博物馆”等五大博物馆。在此,苏报为您详细解读这些博物馆。
一、生肖邮票博物馆
【概况】
生肖邮票博物馆由金阊区政府与苏州市文广新局、苏州邮政局共同筹建和运行。选址在金阊区山塘街东杨安浜玉涵堂,建筑面积约660平方米。藏品以邮票收藏家、我市老领导周治华的捐赠为主。功能定位于专题展示生肖邮品和研究传播集邮文化,同时塑造特色邮政服务品牌。
【背景】
1950年2月1日,日本发行的贺年邮票选用日本画家圆山应举的名画《虎》,对应当年的农历生肖,一般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生肖邮票。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2000多种生肖邮票。
曾任中共苏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协副主席的周治华酷爱集邮,现为生肖集邮研究会会长、《生肖集邮》主编、苏州市集邮协会顾问、江苏省集邮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士、全国青少年集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在他的努力下,生肖集邮研究会多次举办全国性生肖邮展及生肖邮票首发式,在全球生肖集邮界产生重大影响。为了让藏品更好发挥作用,周治华多年来一直筹划捐赠自己的藏品,成立生肖邮票博物馆。
【进展】
目前,生肖邮票博物馆已开过三次筹备会议,各项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根据计划,该馆展品将包括周治华收藏的1950年以来100多个国家、地区发行的全部生肖邮票,以及一批生肖邮品、资料;此外还有部分其他人士捐赠的相关藏品。
二、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概况】
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由市文广新局负责实施。项目选址在万年桥西侧的阊胥路苏州规划展示馆内,陈列面积约400平方米。展示馆将主要运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展示阐述苏州运河遗产的独特性。同时,利用互动体验装置实现现代观众与古老运河文化的对话。
【背景】
北起北京、南抵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82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目前,由八省市联合进行的大运河申遗工作正在有序进行,35个相关城市都已编制了大运河保护规划,争取2013年提交申遗文本、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全长82.35公里。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为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光辉灿烂的运河文化,其中除享誉世界的评弹、吴歌等非物质文化外,还在沿岸、周边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目前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首批申报名单的,就包括苏州城区运河故道(含山塘河、上塘河、胥江和环古城河)、现京杭运河苏州至吴江段河道,以及盘门、山塘历史文化街区(含虎丘云岩寺塔)、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含全晋会馆)、宝带桥和吴江运河古纤道等七个点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