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收藏动态

考古专家发现秦国早期都城

考古专家发现秦国早期都城

2013-01-10 15:47:01

  习惯了高堞厚墙的中国古代都城形象,你能想像得出2300多年前地处中国西北的秦国都城竟是“水环河绕”吗?然而最新考古调查与发掘表明,秦国早期都城雍城长时间自然河流环围,后来夯筑城墙延续了“以水御敌”的功能,堪称2000多年前中国的“西北水城”。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亚岐说,通过2012年度的考古工作发现,秦国都城雍城长时间以四周的雍水河、纸坊河、塔寺河以及凤凰泉河形成环围。由于当时河水丰沛,河谷纵深,自然河流便成为主要城防设施,城内布局则是“顺河而建、沿河而居”。这种“城堑河濒”的实景都城,堪称2000多年前中国的“西北水城”。

  位于陕西凤翔的秦都雍城遗址总分布范围达51平方公里,由城址、秦公陵园、国人墓地和郊外宫区组成。通过多年的考古工作,雍城遗址的城址区获得诸多重要发现,但许多细部内涵仍不清晰,尤其对有些发现尚存争议。

  主持陕西省凤翔县秦雍城遗址考古工作的田亚岐说,通过此次对雍城城址及其周边地理环境考察发现,城内布局顺应了当时自然环境的制约与摆布。由于雍城西北高,东南低,加之从北部雍山一带的水流通过白起河及多条河流穿城而过,使当时的雍城成为“水”中之城。河流成为当时城内便捷的水上通道,河堤沿岸往往有临河道路,同时城内各条陆路之间又有纵横交错的相互连接。

  田亚岐说,调查发现当时临河而建的聚落形成多个相对集中的片区,沿河而居则方便地利用了向河中自然排水的功能。同时,通过地下引水管网将河水引向城中各个区间,用于诸如作坊生产、聚落生活以及苑囿池沼用水等。

  在“以水御敌”之余,秦都雍城什么时间筑起了高大的城墙呢?根据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在雍城墙体夯土内发现了秦国早期陶片,从而初步推断2000多年前《史记》中《秦本纪》记载的“悼公二年,城雍”的筑城记载是可靠的,也就是说秦国在建都雍城近200年之后才正式构筑高大城墙。

  田亚岐说,以往诸多考古发现无法证明早期秦国有筑城墙的实例,而从秦公陵园兆沟的发现中则形成了当时以大河、沟壑作为城周环护设施的观点。实际上,这种“以水御敌于城外”的主要城防设施的情形,与秦人早期建设的礼县大堡子山、圆顶子山秦西犬丘城的防御体系如出一辙。战国中期,列国形势突变,攻伐谋略成为主流思潮,秦国在原“以水御敌”基础上再构筑城墙,加上因筑墙取土所形成的沟壕,从而形成了都城的多重防御屏障。

  除了堪称“水城”的重要发现之外,考古人员还在秦都雍城城址东区发现一处大型宫室建筑和三处相对集中的聚落遗存等,这对研究秦都雍城早期的礼制建筑和社会阶层划分以及战国时代“国人”的社会变迁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抢价值4千万玉石女子被判无期

      为还赌债,师红丽拉上表弟燕川川和老乡王红岩,入室抢走同行一块价值4320万元的和田玉(本报2012年10月26日曾报道)。  昨日记者获悉,二中院以抢劫罪分别判处师红丽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燕川川有期徒刑...

    时间:01-10
  • 山东老舍纪念馆苦撑20年后关门

      在今年两会上,济南市政府提出编制实施《省会百座博物馆建设规划》,不少委员代表也提出了相关提案。记者9日获悉,民间博物馆能够成为百座博物馆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各种原因大都生存困难,急需政府出台扶持措施。...

    时间:01-10
  • 王羲之《大报帖》精致摹本现身日本

      1月8日早上,日本NHK电视台发布新闻,称一件王羲之的双钩摹本在日本被发现,被称为《大报帖》。这件堪称“世纪新发现”的作品将于1月22日至3月3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  疑为遣唐使带到日本  日...

    时间:01-10
  • 金价旺季下跌:最低406元每克

      临近年底往往是黄金等贵金属产品消费旺季,受到国际金价下行影响,今年的黄金饰品、投资型金条进入元月份以来价格下调。记者从几大卖场的黄金专柜了解到,黄金饰品的价格最低406元/克。备受藏家推崇的纪念型金条...

    时间:01-09
  • 2012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9日揭晓。...

    时间:01-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