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收藏动态

陕西国宝单位数量居全国第四 还是文物大省吗

陕西国宝单位数量居全国第四 还是文物大省吗

2013-07-10 11:39:55

  从半坡的遗址到始皇的陵墓,从汉长安城的遗址到延安的红色革命印迹。无论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还是中华民族制度文明的演绎,或者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陕西从来都是演绎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历史最华丽的舞台。

  “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陕西文化遗产具有完整性、丰富性和至高性的典型特征。”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说。

  近日,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943处)以及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47处)。至此,陕西国保单位数量共计235处。

  虽然数量不少,但是陕西国宝单位数量还是落后于山西、河南、河北,位居第四。“我们文物那么多,为什么不是第一?”“陕西还是文物大省吗?”坊间纷纷质疑。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相关新闻】

  侧记:陕西文物,让我们明白从哪里来

  数字和数字背后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共计18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对“国保”的定义指的是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

  如今距首批国保公布已有50个年头,这五十年里,陕西“国保”数量始终在第一梯队。

  1961年,第一批,陕西20处居全国第二(河北21处居第一);

  1982年,第二批,陕西总量24处居全国第一;

  1988年,第三批,陕西总量37处居全国第一;

  1996年,第四批,陕西总量55处居全国第一;

  2001年,第五批,陕西总量89处居全国第三;

  2006年,第六批,陕西总量140处居全国第四;

  2013年,第七批,陕西总量235处居全国第四。

  作为中华文明三四千年的核心区域,周秦汉唐的历史风华在这里留下不灭的印迹。兵马俑、大明宫这些文化遗产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地域的限制,而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标识。

  尽管在第一梯队,可是第四的排名总没有第一听起来让人提神,为什么我们没有邻近省份的山西、河南多呢?

  翻开第七批国保单位目录,我们可以看到,陕西新增的95处国保单位中,古遗址35处,古墓葬17处,古建筑35处,石窟寺及石刻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处,合并项目1处。

  山西新增国保单位181处,其中古遗址16处、古墓葬7处、古建筑144处、石窟寺及石刻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9处、其他1处。

  不难看出,陕西新增的国保单位主要以古遗址、古墓葬为主,而山西则主要以古建筑为主。山西新入选的国保单位中古建筑占到了144处,在山西省现有的452处国保单位中,古建筑就有367处,所占比重高达81.2%。而陕西新入选的古遗址、古墓葬数量52处,在陕西省现有的235处国保单位中,古遗址、古墓葬为115处,占总数量的48.9%。

  众所周知,国保单位评定的核心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必须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二是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

  “古墓葬和古遗址的价值往往需要考古挖掘才能得到证实,而在我国现在的法律基本不提倡主动发掘,主要以抢救性发掘为主。这样陕西很多遗址由于价值内涵不清而与国保单位失之交臂。”陕西省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周魁英说。“例如榆林神木石峁遗址以‘中国文明的前夜’入选2012年十大考古新发现,是一处面积超过4平方公里的超大型史前石城遗址,其价值和规模都震动了考古学界。石峁遗产在成功发掘后,才于今年进入国保单位。”

  而另一方面山西的安泽县郎寨砖塔、屯留县先师和尚舍利塔、长子县小张碧云寺大殿、稷山县北阳城砖塔等国保单位,由于是地上建筑,价值很容易确认,申报国保单位就成为一个相对容易的事情。因而古建筑的优势,成为山西获得更多国保单位编号的重要原因。

  • 相关阅读
  • 陕西国宝单位数量居全国第四 还是文物大省吗

      从半坡的遗址到始皇的陵墓,从汉长安城的遗址到延安的红色革命印迹。无论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还是中华民族制度文明的演绎,或者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陕西从来都是演绎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历史最华丽的舞台。  ...

    时间:07-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