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收藏动态

重建山寨阿房宫疑点多多

重建山寨阿房宫疑点多多

2013-08-12 16:23:54

  山寨阿房宫拆了又建,让人高度怀疑,“醉翁之意”不在旅游而在房地产:政府借此拉高地价卖更贵的土地,开发商借此拉高房价卖更贵的房子。1995年动工的阿房宫景区,只是纯粹的山寨旅游景点,没有“借遗址公园之名,行房产开发之实”,或许这才是其非拆不可的真正原因。

  ■盛翔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描述的“天下第一宫”再引关注。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和北京首创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计划投资380亿元,打造一个 “新阿房宫”。这令许多人担心,拆旧建新的阿房宫是不是烧钱的形象工程?会不会对阿房宫遗址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据8月8日新华社报道)

  古都西安计划投资380亿元再造“新阿房宫”的消息,最引人眼球的是380亿元这个数字。因为对任何一座城市而言,这都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长沙准备建的世界第一高楼“天空城市”,投资也才42亿元。不过可以肯定,380亿元不会是一次性投资,最后实际投资有多少,谁也不知道。或许,这个数字大概只是一种噱头炒作。

  还有人质问:要是这380亿元用来改善民生该有多好。其实,这也似是而非。因为这个钱肯定是首创集团出大头,当地政府主要是以土地入股。如果“新阿房宫”项目真的有效益,当地民众倒是乐于看见的,他们虽然拿不到分红,但总归能享受所谓溢出效应,比如去里面工作、去附近开店等等。问题是,当地政府哪来的自信,“新阿房宫”就一定会成功呢?

  要知道,阿房宫重建在当地可不是第一次。在阿房宫遗址附近,原本就有一个人造景点——阿房宫景区。阿房宫景区动工于1995年,建成于2000年,建成之初,曾经提出“东有兵马俑,西有阿房宫”的口号,号称“陕西最值得外国人去的10个地方”之一。就在今年,这个当时投资2亿元的项目,运营仅仅13年就被以“违规建筑”的名义拆掉了。一方面是要给“新阿房宫”项目让地,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经营惨淡至极。

  按购买力计算,1995年的2亿元其实也算是一笔大投资。殷鉴不远,本当吸取教训,让人搞不懂的是,第一次烧钱不行,第二次烧更多的钱就一定行吗?这两个项目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会不会也是前两年还有游客,后来就无人问津?有关方面就不担心“两次踏入同一条错误的河流”吗?

  公众当然不操心投资商亏钱,但政府投资亏损是要纳税人埋单的。除此之外,公众更担心遗址保护问题。说白了,“新阿房宫”是要“消费”阿房宫遗址,如果没有这个卖点,这个项目想炒都没东西可炒。拆除旧的阿房宫景区时,阿房宫遗址保护办公室表示,“拆除它是保护文物、造福社会的公益行为。”那么,“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如今再新建一个规模更大的 “新阿房宫”,又该如何解释?难道无论拆与建,都是 “保护文物、造福社会的公益行为”?

  山寨阿房宫拆了又建,让人高度怀疑,“醉翁之意”不在旅游而在房地产:政府借此拉高地价卖更贵的土地,开发商借此拉高房价卖更贵的房子。1995年动工的阿房宫景区,只是纯粹的山寨旅游景点,没有“借遗址公园之名,行房产开发之实”,或许这才是其非拆不可的真正原因吧?如此说来,山寨的阿房宫应该算是被钱烧掉的了。但愿,阿房宫遗址不要连带着一起被钱烧掉。(中国消费者报)

  • 相关阅读
  • 小人书整套价格涨得猛

      昔日“小人书”,今日跻身成为收藏界的新宠。昨日,记者走访兰州市场时了解到,由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敦煌壁画故事系列连环画》成套价格也从当时不足1元的价格涨至1500元。而83年版的《三国演...

    时间:08-12
  • 民间文物收藏乱象难治

      前不久,作家马伯庸发表了一篇题为《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的博文,描述了他在某博物馆的“神奇之旅”。文中称,很多被标明“稀世珍品”的文物实际上都充满了山寨气息,大部分为赝品,...

    时间:08-12
  • 古玩市场赝品大行其道:缘何陷入不打假怪圈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收藏如今已成为文化和经济投资的新热点。在全民收藏热的大背景下,古玩赝品市场也是风风火火,而“不打假”似乎成为圈子里的“潜规则”。究竟是不...

    时间:08-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