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门发文声势不可谓不大,然而恐怕未必能真正制止寺庙道观上市。过去的实例证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宗教资产还是有可能借道上市。
日前,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共中央统战部、发改委、公安部、住建部、文化部、工商总局、国家旅游局(微博)、证监会、国家文物局等10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不得将宗教活动场所作为企业资产上市,各级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应进行排查,发现存在此类问题的,应限期进行整改,逾期不整改的,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10部门发文声势不可谓不大,然而恐怕未必能真正制止寺庙道观上市。过去的实例证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宗教资产还是有可能借道上市。
对策之一是“分割”,所谓“各大寺院仍然属于佛协系统内部,与上市主体是两条线”。例如计划在两年内上市、并已进入上市辅导期的普陀山旅游,公司总经理就说过,我们整合的是竞争性行业,例如岛上公交、索道、旅游纪念品等,不包含景区门票,也不包括寺庙。但是谁都知道,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道场,岛上有包括普济寺、法雨寺在内的多座寺庙、禅院,是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2011年的客流量超过500万人次。离开这些寺庙、禅院,会有那么大的客流量吗?这位总经理自己也承认,普陀山作为景区的影响力和宗教影响力不可分割,既然如此,所谓将上市资产与佛协、寺庙分开,不是自欺欺人吗?说穿了,就是10部门发文所指出的“借教敛财”。据说,曾于2004、2009年两度上会未果,又于不久前进入证监会预披露名单,准备第三次闯关的九华山,采取的也是“分割策略”。
对策之二是突击“还俗”。例如,刚刚于9月28日改名的曲江文旅,因为初始的重组方案中,名闻天下的赵公明财神庙也在上市资产之中,舆论为之大哗。开始,相关负责人一再辩称,财神庙并不是一座庙,而是一个文化旅游景区,“并不是名字叫庙,就一定是个庙”。但是,里面明明有宗教活动,不管叫“财神庙”还是叫“财神广场”并无实质区别。不得已只能停止一切宗教活动,包括请香、烧香、功德箱和许愿等等,让财神“还俗”。尽管如此,据媒体记者采访所见,取消宗教活动后的财神广场内,各式仿古建筑牌匾上仍然标注着各不相同的佛号,高高的佛像下面参拜的垫子没有了,只有长长的香案,几位走进财神殿的游客,只好跪在水泥地上参拜了赵公明的神像。果然,财神庙突击“还俗”后,于2010年就开始启动的重组方案,很快被证监会核准。
禁止宗教资产上市,到目前为止,舆论质疑多停留在“借宗教圈钱”的道德层面。而在笔者看来,不仅是宗教资产,风景名胜应该尽量少上市直至不上市,国家级旅游风景区犹然。理由很简单,旅游景点是公共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姓“公”不姓“商”,如今却被人为分割成一股一股的股份拿来卖钱,所在地的国资委则理所当然地坐上了第一大股东的宝座,这是明目张胆的化大公为小公,进而化公为私。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上市的不是某一座山,而是景点门票以及酒店、索道等资产,但是试问,如果没有这一座名山,皮之不存,毛又将焉附?
风景名胜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正因为如此,国家对风景区的资源开发和规划管理有着严格的控制,而一旦上市,利润最大化便天经地义。这些年来,中国的景点门票为什么一涨再涨,已少有百元以下的,而国外的名胜景点却大多免费?竞相上市正是主要原因之一。(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