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品茗聊天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和发展

2012-12-17 15:44:37

  后继乏人、市场萎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是世界性难题。“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在12月4日于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会议上,成功入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实现了中国在这一领域零的突破。

  有关专家认为,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得到联合国的高度肯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具有“样本”意义,其经验对其他传统艺术具有启示作用。

  福建木偶戏陷入困境

  “人才流失严重,不少演员下海、停薪留职,只剩下六七个演员。”福建晋江市掌中木偶剧团团长洪世键回忆起当年的光景仍不胜唏嘘,“加上经费紧张,设备陈旧,剧团快要倒闭了,眼看木偶技艺就要失传了。”

  福建木偶戏是中国木偶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主要分为提线木偶和掌中木偶两种。自公元10世纪开始就在闽南地区广泛传播,积累了众多传统剧目、音乐唱腔,形成丰富精湛的表演技法和体系,以及精美绝伦的造型艺术。

  但随着文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加之其表演技法复杂、练习时间长,年轻人学习和传承的意愿日渐下降,木偶戏后继乏人。“看木偶戏的人少了,学木偶戏的人也少了,木偶剧团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漳州木偶剧团团长岳建辉回忆说,“整个木偶剧团队伍青黄不接”。

  福建木偶戏碰到的问题是非遗保护面临的普遍问题。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说,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生气”,甚至濒临灭绝,加强保护和传承人的培养是当务之急。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抢救、保护,同时又不能仅放在博物馆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要放在历史的坐标上看,他们是祖辈的遗产,我们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培养挖掘从业者和欣赏者

  2006年,福建省文化厅牵头制定了2008年至2020年“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从培养挖掘从业者、潜在从业者和欣赏者等三方面提高福建木偶戏的内在存续能力,改善其生存环境。

  据福建省文化厅社文非遗处副处长林丽永介绍,这一计划主要包括:采用学校教育、师傅带徒、剧团培训等方式,培养木偶戏传承人;推进木偶戏进校园、进社区,普及木偶戏知识;编写木偶戏教材、普及读物,制作音像制品等。

  同时,福建省还建立完善福建木偶戏演出场所、传习所、展示馆;开展区域间、国际间的合作;建立研究中心和信息资料中心,加强木偶戏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研究等。

  泉州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说,剧团通过与上海戏剧学院等艺术院校联合培养,招收了20多个学生;与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设立木偶戏学习基地;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交流,还接受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学习,向世界传播木偶艺术。

  “原来剧团都没有人愿意来,现在很多人抢着来。演职人员已经有40多人,明后年还要再招一批。”岳建辉说,剧团对外交流也十分频繁,“今年去台湾演出就有4趟”。

  福建木偶戏人才培养的“样本”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3个保护序列。“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优秀实践名册”。

  据介绍,联合国将把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在全球推广,并组织其他国家的艺术家、兴趣爱好者来中国学习交流,让世界遗产实现世界人民共享。

  • 相关阅读
  • 商洛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着出版

      本网讯 (王霄飞)近日,由商洛学院纪委书记、教授王思怀主编,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商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一书与广大读者见面。该书是商洛市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著作,填补了我市在此领域...

    时间:10-29
  • 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杨木雕展沪上举行

      在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由徐汇区文化馆、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主办的“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杨木雕展”即日起在罗香路237号徐汇区文化馆举办。展览为期四个月。  ...

    时间:06-12
  • 我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初定140多个

      本网讯 (孔兰)5月28日,商州“孝义柿饼制作技艺”等140多项目初步入选第二批商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  在当日召开的评审会上,7位非遗专家对市直及七县区报送的近200个项目进行了严格认真的...

    时间:06-01
  • 云南迪庆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良好保护和传承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升平镇的藏族手工艺人洛桑扎西在制作铜制工艺品(3月9日摄)。藏族传统金属铸造工艺如今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

    时间:03-27
  • 商州启动第二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本网讯 (张希锋)商州区日前举行第二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启动仪式,拉开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序幕。  为了及时抢救、保护本地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具有商州特色的地域文化,商州区按照&ld...

    时间:11-21
  • 湘河草鞋编织成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网讯 (李治军 崔鹏)近日,商南县湘河镇草鞋编织被陕西省文化厅批准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保护传承这项民间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草鞋编织和穿草鞋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商南县湘...

    时间:08-18
  • 商州皮影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商州区申报的商州皮影戏、商州东龙山狗娃咪被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商州区首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时间:08-03
  • 丹凤葡萄酒酿造技艺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网讯 (屈会峰) 具有百年历史的丹凤县葡萄酒酿造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该县继“高抬芯子”列入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又一个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项...

    时间:07-28
  •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

      在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91项,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164项。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

    时间:06-10
  • 陕西周民俗展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关注

    9月6日——10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迎来陕西活动周,为期5天的陕西活动周以“人文陕西、山水秦岭”为主题,着重展现陕西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淳朴的民俗文化和绚丽多彩的现代文化,并开展一系列文化展演展示和经贸交流会推介活动。...

    时间:09-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